緬甸下月八日舉行大選,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淑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聲勢凌厲,大有機會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執政聯邦鞏固與發展黨形勢不妙,總統登盛突與八個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簽署停火協議,擺明營造和平氣氛拉攏選民,不過此舉僅是政治粉飾,無助長治久安。

登盛代表中央政府與克倫等少數民族武裝組織領袖簽署停火協議,令人想起二○一○年大選前,丹瑞軍政府向十多個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招安,提出把這些「非法分子」收編進政府邊防部隊。登盛師從丹瑞,兩人手法如出一轍,無非都是着眼選舉,丹瑞在大選後變臉,再不理會一些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要求談判的呼聲,登盛把自己打扮為和平締造者,如果執政黨勝選,他重登總統寶座,又會如何?

緬甸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的武裝衝突,說來話長,這要從緬甸民族龐雜說起,緬甸共有八大族群一百三十五個民族,其中緬族最大,現時全國五千多萬人口,緬族佔了六成,其他少數民族則佔四成,人數超過二千萬。

一九四八年,緬甸脫離英國獨立,之前一年緬族將軍昂山即昂山淑姬的父親,曾與少數民族領袖簽訂彬龍協議,承諾建立聯邦制,不過後來事情發展有目共睹,協議承諾的充分自治並未兌現,代之而起的是各個少數民族以武力爭取自治甚至分離,內戰一打六十多年,被指是全球最漫長內戰。

緬甸一九六二年開始軍事統治,軍方在鐵腕未能「平亂」後,從一九八九年起陸續與十七個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簽訂停火協議,但歷年來,協議簽了又撕,撕了又簽,永遠不變的是少數民族地區未嘗安靖。

軍方二○一○年「還政於民」,登盛脫下軍裝出任總統,把實現少數民族地區和平列為首務,過去五年,也曾經與十多個地方武裝組織簽署雙邊停火協議,結果也逃不過破裂的命運。

這次緬甸中央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簽署停火協議,登盛政府聲稱是過去兩年談判的成果,這無疑是邁向和平的第一步,但這些組織,僅佔全國活躍武裝組織的一半,最具殺傷力的克欽獨立軍、聯合瓦邦軍和撣邦軍都拒玩停火遊戲,而軍方會否聽從登盛號令更是問題,這能真正停息干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