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政府採購藏污納垢,貪官上下其手,早已人盡皆知。如今第五代大力反腐肅貪,但有官員仍然我行我素,說明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問題仍然廣泛存在。

近日,廣州天河區出現了多份天價採購預算。比如計劃購買二十七個USB記憶體(含外置硬碟),共花費二萬七千元,即平均每個要一千元,但市場價格不過一百多元至數百元,價格相差一截。海珠區衞生局政府採購預算顯示,今年需購買兩個路由器,預算總價為七萬多元,而市面上普通的路由器每個不過百餘元至千餘元,當中差價驚人。

更可笑的是,這種再明顯不過的採購腐敗,竟然是在「陽光採購」的名義和框架下進行;而這種不正當的採購,廣州當局竟然敢理直氣壯地公布。為何「陽光採購」變成了「陽光腐敗」呢?「陽光採購」的初衷,是為了讓政府採購在陽光之下接受公眾審視和監督,經得起陽光的照射。但是,廣州這一荒唐採購竟然不怕社會監督,在大庭廣眾下堂而皇之地腐敗,實在荒謬。

當地政府有恃無恐,一方面是因為這種福利式的政府採購在當下神州十分普遍,官員骨子裏不覺得有甚麼不妥;另一方面,衙門官府僅僅將「陽光採購」當作做騷,根本就不指望要接受公眾監督,就像許多地方政府公開讓人看不懂的財政預算報表一樣,不是為了接受監督,而是為了愚民。

日常開支 黑洞更大

其實,廣州這些天價採購只是內地官場的冰山一角,類似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昆明市財政局以超出市場價近一倍的價格採購電腦;長沙市工商局的冷氣機結算價比中標價高了八倍;長春市公安機關買一台手提電腦花了近三萬元;福建壽寧縣政府招標某注射液,藥價竟然比市場價貴六十倍等。試問誰會相信這些交易背後沒有利益交換?

從一九七八年至今,中國的行政費用增長了逾百倍,位居世界行政成本最高國家之列。政府採購金額突破萬億元,這麼龐大的一筆公共資金自然是誘人的肥肉。事實上,「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只買洋貨不買國貨」是政府採購的公開秘密,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明目張膽胡亂花錢。所謂「陽光採購」尚且如此,遑論其他不為公眾所知的日常開支。

政府採購腐敗叢生,源頭在於權力不受約束;而政府採購陷於價格過高的困境,則在於招標和投標黑箱作業,缺少體制外的有效監督。政府採購人員與供應商往往投桃報李,存在赤裸裸的利益輸送關係。當局對採購的監督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監督,最佳的規範措施,就是要讓公眾及媒體參與其中,徹底公開採購過程及相關訊息,讓公眾的眼睛隨時緊盯這個巨大的蛋糕,不讓權力上下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