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昨日公布,由蘇格蘭出生的經濟學家迪頓獲得,他致力研究消費行為、財富分配和福利政策,關注貧富國家人民健康,協助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滅貧,獲讚揚為人類福祉作出重大貢獻。對於難民不絕湧入歐洲,迪頓認為需要滅貧和政治決心,才能解決危機。

安格斯.迪頓(互聯網圖片)

迪頓的研究包括個人收入隨時間轉變的情況;迪頓關注貧窮線的制訂方法

印度貧窮人口問題嚴重。(資料圖片)

迪頓曾出書講述社會上的不平等如何形成。(互聯網圖片)

印度不少兒童現時仍營養不良。(資料圖片)

迪頓擁有英、美雙重國籍,目前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職。獎項公布後,迪頓召開記者會,表示十分慶幸能獲獎,認為這是表揚關注全球窮人的工作,他形容自己是一個「關注世上窮人、人類的行為及如何給他們好生活」的人。雖然他預期極度貧困會持續減少,但不想盲目樂觀,指現時印度成人及兒童都有嚴重健康問題,一半國內兒童營養不良,世上很多人仍急需援助。

被問及對歐洲難民危機的看法,他表示問題根深柢固,發達國家過去一百年不平等的發展經濟方式,令很多國家追趕不上,當地人民想過更好的生活,是造成今天危機的原因。短期而言,迪頓認為先要讓戰亂國家政局穩定下來,長遠則靠滅貧解決危機。

理論獲學者廣泛採用

迪頓的研究圍繞三大經濟學中心問題:消費者如何在不同商品之間分配開支、社會有多少收入可支出及儲蓄,以及如何有效地計算福利和貧窮。迪頓在八十年代提出了「近乎理想需求系統」模型,假設消費者在有限預算下,如何通過選擇消費品去獲得最大滿足,被學者廣泛採用。

評審委員會讚揚,迪頓強調個人消費決定和整體經濟結果之間的關係,將現代微觀、宏觀和發展經濟學轉化,令研究數據有實際用途。迪頓的研究亦加深大眾對個人消費選擇的了解,有助制訂經濟政策,訂立福利措施,減少貧窮人口。委員會主席佩爾松稱,迪頓向同儕及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展示,如何由基本層面了解貧困,或許是他最重要的貢獻。迪頓會獨得八百萬瑞典克朗(約七百六十萬港元)獎金。

安格斯.迪頓

年齡:69歲

出生地:蘇格蘭

國籍:英國、美國雙重國籍

任職學府:普林斯頓大學

研究範疇:消費、貧窮、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