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二○一六年總統大選兩個女子相爭的歷史性一幕,很有可能落空。國民黨中常委近日決定召開臨時全代會,討論是否換掉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傳聞多時的換「柱」行動極有可能成真。

國民黨此次換掉洪秀柱,用主席朱立倫的話說,是因為洪的兩岸政策和國民黨有落差,也背離台灣的主流民意。此外,洪並未獲多數民眾認同,民調不佳。其實,這三個理由都是很牽強的。洪秀柱是在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大老們忙於權鬥,不願出面參選之時,才挺身而出的,並且經過黨內嚴格程序篩選,被國民黨全代會推出;所謂兩岸政策有落差,未獲多數民眾認同,也經不起推敲。至於說洪的民調不佳,也不能把責任全推到她身上,國民黨中央另有算計,從未出力拉抬;藍營無法整合,宋楚瑜攪局;以及洪與地方派系關係欠佳,無法默契配合等,都是影響洪選情的因素。

換言之,洪秀柱選情抬不起來,很大程度上是國民黨的選舉資源沒有有效集中在她身上之故。洪無派無系,自己沒有資源和人脈,在大老政治橫行、派系林立的國民黨裏,只能依靠其他派系的合作和支持,才有資源打選戰。但也正因如此,國民黨內派系之間各懷鬼胎,並未真心支持洪秀柱,導致她的民調起起伏伏,與蔡英文形成強烈反差,因此,洪秀柱民調不佳,應由國民黨特別是主席朱立倫負責。

沒有理念 喪失民心

毋庸諱言,國民黨內一直有人比民進黨還希望洪秀柱選敗,他們屬意的人選是「朱(立倫)王(金平)配」,現在主張換「柱」的也是這股勢力。雖然國民黨內部民調顯示,若「洪下朱上」,有七成五投票者會轉投朱立倫,而朱蔡的民調差距也會縮小到十個百分點內,國民黨還有翻盤的機會,問題是,朱立倫出選就真的能一舉扭轉頹勢嗎?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相信。島內普遍的看法是,國民黨無論換誰,最後都會敗給民進黨。

一個百年老黨,通過看似「民主」的方式,將自己的候選人換掉,真是匪夷所思。這完全反映了國民黨已經喪失原則、立場和理想,淪為選舉機器。國民黨走到今天這一步,其實也不奇怪,自馬英九後,國民黨就逐漸本土化,對中國事務漠不關心,失去了政治理念,被改造成選舉機器,為選舉不惜使用各種權謀。一個沒有理念的政黨,不可能有立場的堅持和是非觀,結果只有喪失民心,看來,國民黨的徹底泡沫化,只是時間問題。

事實上,不管國民黨如何對外解釋,此次換「柱」已在社會造成惡劣觀感,而洪秀柱亦已表態將參選到底,國民黨的分裂看來不可避免。這或許正是國民黨內某些勢力所樂見,因為他們就等着中國國民黨垮台,好成立台灣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