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歲高齡的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喜獲諾貝爾醫學獎,固然是中國科學界的大喜事,但也折射出中國科研體制的種種弊端。

屠呦呦最大的成就是發現青蒿素,除此之外,她的學術履歷並不出眾:沒有博士學位,沒有海外留學背景,也沒有兩院院士的光環,故被稱為「三無教授」,甚至連她的正研究員職稱也是後期才得到,指導過的博士與碩士屈指可數。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默默無聞之人,卻一鳴驚人地獲得諾獎,當中的反差令人深思。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對科研的投入持續增加,兩院院士的隊伍亦不斷擴大,各種百人計劃、千人計劃層出不窮,論文數目更是不計其數。但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材實料,實在令人懷疑。

屠呦呦是「土鱉」戰勝「海歸」的典型。一直以來,中國科研體制都是向「洋」看,但凡入得了當局法眼成為座上賓者,很多都是喝洋墨水、說洋文、畢業於英美名校,對土生土長的科研人才往往不屑一顧,在這樣的思維下,很多有才華的本土精英被埋沒。以屠呦呦為例,每次遴選院士時,她均由於沒有發表英文論文等原因被剔除,偏偏這名不懂英文的本土教授獲諾獎委員會慧眼識英雄,實在諷刺。

弄虛作假 浪費資源

事實證明,中國科研體制積重難返。最令人詬病的是,當局往往利用功名利祿來引誘、鞭策研究,令科研人員把精力集中在職稱、金錢、地位上,喪失了最能促進科研發展的專注和興趣。同時,學術造假、科研腐敗、學霸學閥、科研官僚化等現象層出不窮,大量科研經費被浪費,大量專家走穴賺錢,都是中國科研體制投入多、收穫少的重要因素。

二○一二年,中國全社會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投入,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大關。可惜,大量經費被挪用,大到發放工資及福利、建經濟適用房、購買汽車,小至充飯卡、交電話費以至買車票,樣樣從中報銷。例如浙江大學教授陳英旭授意學生以開具虛假發票、編造虛假合同等手段,將逾千萬元科研經費據為己有,其貪污紀錄不僅在學術界「獨佔鰲頭」,比起受查的省部級高官也毫不遜色。

正如有人所說,中國科研人員三分之一時間跑項目,三分之一時間開會,只剩下三分之一時間搞科研,根本沒有時間做出一番成績。中國所謂的科技評獎,有的看上去亮麗的材料,其實是將不同人發表的成果拼湊起來,然後找專家簽字,藉以套取經費。

美國副總統拜登曾嘲笑中國科技只會「山寨」抄襲,缺乏創新發明,中國科技界為此忿忿不平,其實拜登的批評一針見血。但願屠呦呦獲獎後,科研界以至國人沒有沖昏頭腦,而是更加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