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遼寧丹東黃海海域被發現的丹東一號沉沒戰艦,真實身份謎團被破解。內地水下考古人員近日對打撈丹東一號,赫然發現一組瓷盤碎片,拼接後得出致遠字樣。經考古專家驗證,沉艦基本確定是一百二十一年前甲午海戰中,被奉為抗日英雄象徵的北洋艦隊的致遠艦。

甲午黃海海戰的繪圖。(互聯網圖片)

北洋艦隊的致遠艦。(互聯網黑白圖片)

艦長鄧世昌(互聯網黑白圖片)

致遠艦艦徽(互聯網黑白圖片)

考古人員在岸上部署下水打撈。(互聯網圖片)

考古人員下水打撈。(互聯網圖片)

內地傳媒報道,丹東一號沉艦位於鴨綠江口西南約五十公里的黃海海域,國家文物局上月起再次調查和打撈,經過一個多月下水摸索,考古隊打撈出一百多件文物。

據了解,其中最讓考古隊員驚喜的是一組瓷器碎片,或成為破解沉艦身份謎團的鐵證。考古隊員拼接瓷盤碎片,拼出一個圓形瓷盤,盤正中間有個圖案字樣,經仔細辨認,確實是篆書致遠字樣。

負責丹東一號水下考古的領隊周春水表示,致遠艦和姊妹艦靖遠艦是由英國公司設計建造,餐具也是特別訂製。出自靖遠艦的一組餐具,盤子中央部位標明船名靖遠。以此與有「致遠」字樣的瓷盤碎片對比,同為篆書,因此成為鎖定致遠艦的鐵證。致遠艦與鄧世昌被視為抗日英雄的象徵。

撈獲到炮管彈頭各種彈藥

考古人員還打撈到炮管、彈頭等各種武器彈藥,並發現鋼炮(主炮)、子彈、炮彈,及十管格林機關炮等。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指出,致遠艦最後時刻由於船身傾斜,主炮和大炮不能射擊,惟有桅杆上的格林機關炮還在掃射。

據了據,考古隊伍推測沉艦重約一千五百噸,埋深三米左右,通過大量的抽沙與測繪,陸續確認沉艦兩側弦邊、艉部、桅杆及部分沉船遺物;船體外輪廓形態尚可;抽沙後填土中多見碎木板、彎曲移位的鐵板,並有多處火燒迹象。經國家水下考古中心技術鑑定,各項指標與史料脗合,基本可確定沉船是致遠艦。

上世紀經典電影《甲午風雲》,把致遠艦管帶(艦長)鄧世昌率領艦上官兵勇鬥日艦寧死不屈的英勇事迹搬上銀幕,鄧世昌與致遠艦被視為抗日英雄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