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古建交之後,美國再次在伊核問題上取得突破,與伊朗達成伊核協議,奧巴馬全球戰略收縮,集中精力對付中俄等大國的策略,也開始進入新階段。

伊核談判一波三折,各方都有強硬派阻撓,尤其是美國方面,盟友沙特與以色列均強烈反對,國內共和黨亦極力杯葛。奧巴馬在強大政治壓力下,力排眾議與伊朗達成妥協,是為了盡快改善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困境。

眾所周知,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後,美國深陷中東泥潭,與伊斯蘭世界關係每況愈下。奧巴馬上台後,力主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推動大中東戰略平衡策略,但中東北非的阿拉伯之春,使當地局勢迅速惡化,包括敍利亞、伊拉克戰亂,也門內戰及伊斯蘭國的崛起,綁住了奧巴馬的手腳。

在此過程中,伊朗力量日益壯大,美國無論是解決伊拉克、敍利亞問題,還是打擊伊斯蘭國極端武裝,都無法繞過德黑蘭。如果美伊關係無法得到根本性改善,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困境也就難以改善,正因為此,奧巴馬不得不頂住壓力,在伊核問題上促成協議。

國力下降 戰略收縮

奧巴馬在過去六年任期內,化敵為友的聰明外交已屢有斬獲。譬如,奧巴馬歷史性訪問緬甸,一直處於敵對的美緬關係峰迴路轉,美國對緬影響力全面加強。再譬如,美古雙方宣布復交,結束了長達五十多年的敵對狀態。如今與伊朗的關係正常化又擺上日程。從某種意義上說,被美國視為四大「流氓國家」的伊朗、北韓、古巴、緬甸,奧巴馬一舉搞定了三個。

奧巴馬不遺餘力地化敵為友,除了囿於國力下降,力不從心的現實困難外,很重要的是為了抓大放小,集中資源對付中俄這兩個大國。美國五角大樓本月一日發表新版《國家軍事戰略》,預言美國與一個大國發生戰爭的危險「較低,但卻在增強」。這是時隔四年後美軍首次對指導其軍事任務規劃的這一綱領性文件作出修改,它直接反映美國對未來全球安全環境和戰略優先程度的判斷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也意味着中俄兩大國成為五角大樓的首要戰略目標。

過去十多年,美國到處點火,導致烽煙四起,在外交戰略上陷入按下葫蘆起了瓢的困境,消耗了大量的資源,而中俄利用相對寬鬆的戰略環境,實現了經濟與軍事發展的騰飛,此消彼長之下,美國全球霸權受到全面挑戰,奧巴馬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問題是,美國國內的政治惡鬥,極可能拖慢奧巴馬的步伐。以今次伊核協議為例,雖然美政府已通過,但在接下來的六十天,他還要說服國會的支持,只有這樣,該協議才能正式成為本屆政府的外交遺產,而這也正是他接下來要面對的最大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