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志短,國窮被欺,「希臘協議」的談判,活脫脫就是一齣窮國受辱記。德國盛氣凌人,總理默克爾一早表明,絕不會不惜任何代價以換取協議,在談判期間,德國擺出並不介意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姿態,提出讓希臘暫時退歐,譬如為期五年,使其在重組和改革而符合條件後才再入歐,德國又對希臘管理財政毫不信任,建議成立一個設在外國例如盧森堡的基金,監管希臘變賣國有資產的五百億歐元。被喻為歐洲女王的默克爾,最終迫使希臘總理齊普拉斯接受城下之盟,似乎獲得勝利,其實有苦自己知。

希債危機談判拖拉半年,到了最後一輪,更是一談十七小時,最後一夜是默克爾、齊普拉斯、法國總理奧朗德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關在密室中拗數,外邊焦急等待結果。談判千難萬難,最大障礙在於默克爾立場強硬,德國顯然對希臘已經失去耐性,擺出「要走請便」的態度,而提議希臘把私有化獲得的五百億歐元在外國設立基金,對希臘來說,不啻喪權辱國,據報齊普拉斯多次激動回應,自己並無獲得授權變賣國家一半資產。默克爾在這一項上不再堅持,困難也就迎刃而解,希臘協議終於達成。

雖然希臘最終避過退出歐元區,五百億歐元基金也得以留在雅典,但未來三年八百多億歐元援助,卻以沉重代價換來,希臘需要大刀闊斧削減開支,包括減退休金、加稅和推行私有化,更拱手讓出財政主權,接受債權人派來的「財政警察」監督。

齊普拉斯較早前舉行公投,要希臘民眾向債權人苛刻的緊縮條件說「不」,結果是換來一個「衰多幾錢重」的所謂紓困方案,難怪這位一直鬥志昂揚的希臘歷來最年輕總理,在取得協議後一副鬥敗公雞的模樣。

默克爾鬥贏齊普拉斯,「維護了歐盟基本原則」,看似取得勝利,實則一敗塗地,她把希臘逼到牆角的霸道行徑,儘管芬蘭、荷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叫好,卻令意大利等國不滿,德國的親密戰友法國更大唱對台戲,默克爾反對不惜代價留住希臘,奧朗德卻說要竭盡全力避免希臘退歐,希臘協議被指拯救了歐元,卻分裂了歐盟,默克爾統率歐盟的地位,已見搖搖欲墜。

默克爾在國內也面臨政治危機,她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保守派不滿繼續救助希臘,未必會支持希臘協議,現時財長朔伊布勒人氣比她更高,有取而代之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