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月前爆出懷疑中國「塑膠假米」殺入印尼疑雲,菲律賓近日首次發現塑膠米流入市面,掀起食物安全恐慌。日前相繼有菲律賓民眾發現白米煮熟後,質感變得像發泡膠,一捏即碎,政府初步化驗證實涉事大米摻雜塑化劑,當地傳媒及民眾一口咬定假米走私自中國,當局正追查其來源。

當局派員到大米商販及供應商的米倉調查。(互聯網圖片)

市面發現塑膠假米
含塑化劑

菲律賓日前在帕賽市檢獲來自中國的走私大米。(互聯網圖片)

黏性較低

質似發泡膠

調查員檢查米倉。(互聯網圖片)

菲律賓棉蘭老島達沃市有民眾向當局投訴,在市面購入的可疑白米經煮熟後,變得像發泡膠;另一家庭亦稱把米飯儲入雪櫃後質感變異,進食後集體肚痛,惟察覺時已進食近五十公斤假米。菲律賓國家糧食局(NFA)前日公布初步化驗結果指,假米摻有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簡稱DBP),常用於生產化妝品或包裝袋,其他成分仍有待詳細檢驗。

黏性低三周不腐

據指,摻有DBP的假米,未煮熟前與真米相似,但泡水擠壓後會滲水,黏性較平常白米低,放置三周仍不腐壞。當地官員推測,不法商人使用DBP,將碎米凝聚成整粒白米出售。亦有指假米由馬鈴薯、番薯及塑膠混合而成,長期食用會損害男性生殖功能。

發現假米後,NFA聯同警方到涉事商販及供應商調查,抽取樣本檢驗,暫未有發現假米,涉事商販及供應商亦否認出售假米,但NFA在市面上查獲來自中國的走私米。據悉,因假米沒任何標籤或牌子,當地亦沒製造假米的設備,懷疑是走私米,有傳媒直指可能來自中國,惟當局仍未查出其來源。

總統阿基諾三世已下令司法部門徹查假米進入菲律賓的途徑,參議院農委會將調查事件。當局直言會以對付毒梟的手法追捕違法商人,達沃市市長迪泰特就事件發出嚴正警告,直言要不法商人自食其果,要他們「在二十四小時內吃掉所有走私塑膠米」。

米商生意受打擊

專家指,長期進食假米對人體有害,因消化DBP需時,故其不良影響或在數個月後才會浮現。當局呼籲民眾提高警覺,舉報可疑商家。達沃市不少大米商販的生意因假米事件大受打擊。當地農業代表協會代表亦狠斥,「假米是走私黑心食品中最差勁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