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周末開始,內地九百多萬名考生將參加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試——高考。內地教育制度同樣面臨考驗,窮二代與富二代、官二代的人生較量也在無形中展開。

高考公平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考試公平,二是招錄公平。遺憾的是,所謂的高考公平早已被打破。以考試公平為例,大規模、有組織的作弊氾濫成災,甚至形成產業鏈。舞弊集團先從對講機、車載台等生產企業手中購買相關配件,自行加工、組裝舞弊設備。接着,他們獵尋考試高手,組織答題團隊,並物色由考場向外傳送高考試題的人選,然後培訓作弊設備操作人員,保證考試答案出來後迅速傳到考生手中。

據悉,高考舞弊設備及全套答案均價十萬元。更有舞弊集團以一天三千元的價格收買監考及巡視教師,對於拒不合作者,甚至以暴力恐嚇。在威逼利誘下,很多學校教師大規模參與,甚至監考教師公開為舞弊集團站崗望風。

除了考試舞弊難以禁止之外,招錄腐敗亦層出不窮,尤其是加分制度,更是權貴子女躋身高校的特殊武器。

加分不公 中國特色

以往,除了教育部十多項的加分規定,各省區還有數以百計的「特色」加分,名目繁多。譬如河北規定,「教育世家」的直系子女報考師範院校加二十分;黑龍江允許專家子女加二十分;在廣東,體育加分五花八門,連輪滑球、毽球成績優秀者都可加分。加分政出多門,千差萬別,地方各自為政,可謂天下大亂。

更荒唐的是,大批土政策出台前沒有徵求公眾意見,執行時又黑箱作業,結果成為官商利益交換、弄虛作假、腐敗滋生的溫床。湖南曾有數百名考生獲體育加分,當中不少屬武術加分,但原來只須繳付幾萬元參加一定訓練,加分便十拿九穩。遼寧鞍山某中學擁有一百五十多名籃球二級運動員,經查不少人屬「假貨」,甚至沒怎麼摸過籃球。

分數是考試制度的「生命線」,加分卻賦予少數人特權,特別是在「一分都是救命分」的高考,動輒十分、二十分的加分對大多數裸分考生來說極不公平,這是中國教育不公的一大特色。有見及此,教育部決定自今年起取消大部分加分項目,僅保留烈士子女、少數民族考生等四項,並要求各省市不得擅自擴大全國性加分使用範圍,以求消除種種不公。新政策能否撥亂反正,不妨拭目以待。

古時科舉制度以八股文取士,雖然內容苛刻教條,但考試選才的公正性不容挑剔,平民子弟十年寒窗躍龍門不乏其人,那些作弊者被砍頭滅門的不計其數。現代高考多年來被金權階層玩弄於股掌之中,遠不及古代科舉公平公正,卻罕有官員被問責,令人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