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利集團,簡言之,就是以自身利益為最高利益的自我服務的利益團體。按照這一定義,國有企業已愈來愈顯示出自利集團的特性,這從三大電訊營運商最近推出的降費提速方案可見一斑。

對降費提速一事可從兩方面來看:第一,中移動、中電信和聯通三大營運商為甚麼要推出降費提速方案?第二,方案究竟給消費者帶來多少實惠?顯然,三大營運方案的推出,不是來自消費者用腳投票,或者市場競爭、監管部門壓力的結果,而是直接來自總理的敦促。

領導不說 拖延不做

總理在近三個月內,多次督促寬帶提速降費,並且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了五條舉措。先不論總理敦促營運商提速降費的目的是甚麼,事情搞到需要總理發話的程度,三大營運商再死扛,也不是辦法。因為在中國這個權力主導經濟的體系裏,企業可以不買市場和消費者的帳,但不可以不買總理的帳,何況總理多次催促?於是在世界電訊日到來前,三大營運商匆忙出台了各自的降費提速方案,名之曰:讓利於民。

然而問題來了,甚麼事情都要總理或者國家領導人發話才去做,領導人不發話不表態就不去做,這就不是一種正常狀態。可怕的是,現實正是如此。很多事情,如果沒有領導多次過問、發指示,甚至直接下命令,拖個三年五載一點也不稀奇。可問題又來了,領導發指示就一定管用?這一要看領導的級別,是大領導還是小領導,是直接管事的領導還是不直接管事的領導;二要看事情的性質和難度,若事涉利益,執行起來恐怕是要打折扣的。

以三大營運商的降費提速方案為例,自稱是「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的資費調整」。從它們的降費清單來看,其中流量費、有線寬帶資費平均計劃下降三成左右,網速全面提升,主要城市城區提升至一百兆,據悉基本與工信部公布的提速降費目標相匹配。可從消費者的反應來看,近八成的人認為營運商的方案無誠意,是在忽悠大眾,其中,人們特別對移動所謂的「夜間流量」優惠吐槽最多。且不論這個優惠本來在一些城市就存在,正如網民所說,夜裏在家的時候都有WiFi,因此,這個優惠純屬雞肋。

總理的指示當然不能不照辦,但也不能真的大幅降費,令收入大減,這就是國企自利性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