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多時的中泰克拉運河項目有新進展,合作備忘錄日前在廣州簽署,意味着運河即將開鑿。

克拉運河位於泰國南部一段狹長地帶,全長一百零二公里,寬四百米,水深二十五米,為雙向航道運河。去年由多家中國重工企業牽頭的克拉運河籌建小組已開始運作,因泰國政局變化,擬建運河項目一度讓人擔憂會告吹。

長期以來,中國能源高達八成經馬六甲海峽運輸,但該海峽在運量、航線、安全性等都存在不少問題。克拉運河開通後,船隻進入太平洋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航程至少縮短約一千二百公里,中國乃至全球貿易都將因此而受益。

顯而易見,克拉運河開建對中國來說,不僅有經濟利益,更有重大戰略意義。中國和東盟要建立下個鑽石十年,經濟是關鍵一環,克拉運河將提升中國和東盟的經濟活躍度,將雙方經濟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克拉運河亦有助於提升上海等中國港口的競爭力,帶來龐大的商機。

能源安全 首要考量

比起經濟價值,人們更關注克拉運河對中國的地緣戰略意義。簡言之,克拉運河開建,意味着中國獨立掌握了一條南海——印度洋通道,減少了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從而擺脫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及美國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

和平時期,馬六甲海峽風平浪靜,但在戰爭等非常狀態下,其對中國就意味着兇險。由於扼守馬六甲的三個國家兩個是南海聲索國,雖然它們現在和中國關係良好,但在南海爭端升溫乃至發生局部戰爭的背景下,很難排除不會利用馬六甲海峽做文章。

特別是新加坡,雖然不是南海聲索國,但由於和美國簽有防務協議,美軍可以利用當地軍事設施對中國船隻進行打擊。一旦中美不論何因開戰,美軍控制馬六甲海峽,對中國的能源安全將是巨大威脅。中國目前高度依賴能源進口,海軍力量還有待加強,此種情況下,戰爭尚未開始,中國敗局就幾乎注定,難怪有人形容馬六甲海峽是中國「脆弱和危險」的能源生命線。

因此,開鑿克拉運河對中國戰略意義巨大。在東盟諸國中,相比上述幾國,泰國對華態度友好,中泰共同建設克拉運河,在建設過程中能夠為泰國帶來大量就業職位,建成後繁忙的航運又能為其帶來巨大經濟效益,促進泰國經濟發展,而且有助於克服東南亞穆斯林對泰國的擴張。上述好處足以促使泰國和中國合作開鑿克拉運河,中國也因此能獲得運河的管理權。

克拉運河的開通,再加上巴基斯坦的瓜德爾港及中巴鐵路,將使中國在戰時狀態下,獲得極大的戰略迴旋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