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雖沒刀光劍影鮮血飛濺,但成王敗寇的殘酷,與那些不文明社會一般無異,文立彬帶領工黨出戰選舉潰不成軍,開票後鞠躬謝罪辭任黨魁,他選前刻在石碑上的政綱,本來是向選民立誓用來彰顯施政決心,現在變成恥辱之碑,飽受譏笑嘲諷。失敗者潦倒落泊,勝利者亦別高興得太早,保守黨凱歌高奏,黨魁卡梅倫連任首相,但反對緊縮政策的民眾立即到唐寧街示威,並與警察爆發衝突。卡梅倫面臨的棘手問題,又何止於此?

保守黨雖在六百五十席國會中取得過半數,可以單獨執政,但因只得三百三十一席,優勢很微,比起上屆與自由民主黨聯合執政,卡梅倫新一任處境其實更為危險,不但容易遭到國會阻撓,更要依賴黨內團結,這重演九十年代馬卓安執政時情景,往往幾個黨內異己,便可把持大局氣煞首相。卡梅倫顯然深知這點,在保守黨勝出後,收起意氣風發,而是凝重內斂地強調黨內和國家團結。

卡梅倫面臨的最大危機,正是分與合,一個是蘇格蘭與英國的分合,一個是英國與歐盟的分合。蘇格蘭地區五十九個議席,蘇格蘭民族黨取得五十六席,該黨強調不會被邊緣化,也不會容忍訴求被忽視,意味着蘇格蘭自主的張力將會更大。這個左翼政黨把結束經濟緊縮政策列為首務,卡梅倫繼續削減公共開支,在建制內將受這個國會第三大政黨的狙擊,在建制外有街頭示威者的呼喊抗議。

為了安撫保守黨疑歐派,卡梅倫推動二○一七年英國是否脫離歐盟的公投,只能快馬加鞭,他聲稱只要歐盟有改革的餘地,到英國的歐盟移民可以減少,他都願意勸說英人留在歐盟,不過歐盟領袖回應稱,歐盟四大原則包括人員自由流動「無可妥協」,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恭賀卡梅倫連任之際,也指歐盟一些規矩必須遵守,向卡梅倫潑了一盆冷水。卡梅倫可說前路荊棘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