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前總理、有「中國通」之稱的陸克文日前發表研究報告,看好中國經濟轉型和前景,批評了時下流行的「中國崩潰論」,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領導層長期審時度勢、調整政策以適應經濟發展,如今已積累了相當豐富高明的實踐經驗。

新一波「中國崩潰論」是由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沈大偉引發的,沈研究中國三十年,被認為是「知華派」學者,對中國比較友好,也是中國政府和中共智囊的座上客。正因為這種背景,他突然「唱衰」中國令學界大感意外,亦使「中國崩潰論」重新流行,但也遭到外界特別是中國學者的批評。

沈大偉的「中國崩潰論」建立在五條「根據」上,即中國國內的富人正在逃離中國;政治壓迫和中共的不安全感愈來愈強烈;中國官員給人的印象木訥而無趣;中國存在大量腐敗現象;以及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僅從這五條「根據」來看,沈的理由很牽強,陸克文就直言「這種結論在證據面前站不住」,他更擔心的是美國對華政策基於一個隱晦不明的政策假設,即認為中國可能進入經濟停滯,如果美國持這種看法並以此作為制訂政策的基礎,將是不明智的。

加深猜忌 引發衝突

陸克文有此擔心,是他意識到了美國從政界到學界,已經出現了一股遏制中國的聲音,假如華府的決策建立在這樣一個判斷上,勢必會引起美中日益加深的猜忌而導致衝突的危險。

身兼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院長,同時擔任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貝爾福中心特聘高級研究員的陸克文,過去一年以「習近平治下的中美關係」為主題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在報告中他提出了關於中國崛起的七個核心問題,包括今後十年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崛起、新一屆領導人執政風格、中美相互如何看待對方的戰略、今後十年中美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有多大等。陸克文認為,儘管習近平優先考慮的核心問題仍然是經濟,因為習知道這是中國經濟實力的基石,但習會愈來愈多地使用中國日益強大的實力來確保中國在外交與安全方面的影響力,尤其是在亞太地區。因此,他建議以建設性現實主義的新框架來實現中美共同使命。

根據「維基解密」披露,陸克文任澳總理期間,時任國務卿的希拉妮諮詢其關於南海問題的看法,陸建議以武力解決,然而在幾年後的今天,陸卻不自覺地充當起了中國當局的「海外宣傳員」,連美國《赫芬頓郵報》都稱,陸的研究報告明確擊潰了沈大偉的「中國崩潰論」言論。陸沈兩人角色互換說明國外學者對中國未來走向的判斷出現了分歧,誰的預測會落空,留待時間去驗證。但從大歷史的角度看,陸的勝算概率會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