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沈大偉的「中國崩潰論」引發中國學者的「口誅筆伐」,我曾在專欄中也談到了這一問題,不贊同沈「唱衰」中國的言論。要「唱衰」必須有更嚴謹的分析和紮實的論據,但僅從他文章中提出的五點證據及之後訪談的相關分析來看,他的結論無法令人信服。

當然,「崩潰論」之類話題本來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不可能做到大家都贊同或反對,而且這類話題極易染上個人成見。但這是不是說,它就沒有價值?我認為還是有價值的,它的價值不是說印證了一些人天天念叨的存在一股「亡我之心」不死的敵對勢力,在「唱衰」中國的人裏,有沒有敵對勢力呢?我不敢肯定,但至少對一些嚴肅的學者而言,不要輕易扣這頂帽子。比如沈大偉,從他過往的言行來看,某種程度上可視為一個「親華」學者,我們不能說他現在「唱衰」中國,他過去關於中國的言行就是偽裝的,現在則本性大暴露。

「中國崩潰論」真正的價值是提醒當局注意「唱衰」背後的真問題。這些問題和事情有的長期存在,但不能因此就忽視,愈是長期存在、司空見慣就愈要重視、解決。因為正是問題的長期存在,容易讓人產生錯覺,以為無關緊要,但事情都是由量變到質變,如果不加注意,任其惡化,時間久了,在一些偶發事件的帶動下,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社會出現危機。從這個角度說,「崩潰論」的存在,能讓當局意識到,自己哪些工作尚未做好,需要改善,從而促使當局去改進完善治理,這樣,反而能使崩潰得以避免。

外國唱衰 當作良藥

進一步說,知識分子的天職是批評,不管批評是對還是錯,出發點是善意還是惡意,只要有事實根據就應該肯定。目前國內的討論環境不是很好,批評的聲音在媒體不容易發出,因此,有外國學者「唱衰」中國,實際能夠起到彌補國內批評之缺席的作用,對中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當然,前提是把它當作「良藥」和「忠言」。

一個國家不是靠罵就能夠罵倒的,否則也太脆弱了。對批評,哪怕是不懷好意的批評,要容得下,不要怕。第五代領導人去年在跟各民主黨派座談時,曾指出各級領導人要容得下尖銳的批評,既然當局有這種胸懷,具體辦事的部門就不要動不動抬出大棒,打壓那些刺耳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