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國之父李光耀去世了,各國政要紛紛發出唁電,奧巴馬稱他為「歷史巨人」。中國則稱李光耀是具有獨特影響力的亞洲政治家,也是兼具東方價值觀和國際視野的戰略家,他是中星關係的締造者和奠基人。

中國人關心李光耀,除了其所謂的華人血統,還因為他和中國的關係。李光耀和中國幾代領導人都有交往,他對鄧小平評價頗高,稱讚鄧是一個偉人,鄧是李崇拜的三個歷史人物之一。對於現任中國領導人,則稱之為「曼德拉式人物」,後者是南非種族隔離時代的鬥士,帶領南非人廢除了白人的種族隔離制度,並實現民族和解。

內地改革開放後,一段時間以來尤其是早期,是以新加坡為師,向李光耀諮詢對於世界的看法。大概說來,李及新加坡對內地的影響,可以分為四個方面:一是投資;二是中星在蘇州合辦的工業園,旨在引進新加坡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三是新加坡對內地公務員的培訓,學習新加坡的社會建設和管理模式;四是新加坡的政治體制。其中,在胡錦濤時期,內地掀起向新加坡學習的熱潮,全國各省市赴星的考察團不計其數。但從實際成效來看,不是很明顯,這裏既有兩者差距的原因,新加坡實在和內地面臨的國情相差太大,比如高薪養廉,新加坡能做到,但內地就無法做到;也有內地自己的因素,因為這種走馬燈式的考察,是學不來甚麼的。另一方面,新加坡自己也在變,上次新加坡大選,人民行動黨就遇到了反對黨的很大挑戰,得票率創下新低,在沒有李光耀之後,下次大選會發生甚麼樣的變化,不好講。

一切從國家利益出發

內地很多人想當然認為新加坡是個華人社會,就不自覺地對新加坡投入一種感情,把新加坡視作遠方親戚,但其實新加坡對自己的身份有明確的認知,李光耀的兒子、現任總理李顯龍就說,新加坡人就是新加坡人,不是中國人。李光耀本人更是把反共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

李光耀發展和中國的關係,是完全建立在新加坡利益的基礎上的,很多人不明白,新加坡不是在緊密地開拓內地市場嗎?為甚麼要拉攏美國、印度等國介入南海事務,制衡中國?但對新加坡來說,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一點也不矛盾,一切都是從國家利益出發。所以,新加坡和中國的關係,應了那句老話:利益才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