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一向由總統主導,共和黨參議員越權致函伊朗領袖,就核談判說三道四,何止偷雞不着蝕把米,事件贏家只得始作俑者科頓。

科頓年僅三十七歲,是最年輕參議員,在他向伊朗領袖發出公開信時,他的議員資歷只有六十五日。這封由科頓撰寫的信,向美國這個三十多年宿敵警告,即使伊朗核談判達成協議,也只屬現任總統奧巴馬的行政協議,在他卸任後,協議便會被下屆總統撤銷或遭國會修訂。科頓更說,要向不認識美國憲制架構的伊朗政權好好上一課。

科頓研讀法律出身哈佛,曾在軍隊服役五年,打過伊拉克戰爭,參與多場慘酷戰鬥,他這次點燃火頭,與他一貫獨立特行不吐不快的作風相似,更和他鷹派保守的立場相符,他宣稱就是要「搞砸奧巴馬與伊朗達成協議這事」。共和黨總共五十四名參議員,其中有四十七人簽署,從有關報道看來,對科頓洋洋灑灑的對伊朗警告信,顯然沒有幾人仔細看過,有的是在臨上飛機前,有的是在國會山莊走廊間,匆匆忙忙簽上大名,完全沒有想過甚麼後果。

在共和黨贏取去年十一月中期選舉控制國會兩院後,奧巴馬眼見府會合作無望,多次繞過國會簽署行政命令,新一屆國會揭幕短短三個月間,雙方已在移民改革、美加油管等議題上刀來劍往,多番鬥個你死我活。奧巴馬在內政難有作為,不欲做跛腳鴨,只好於總統握有主導權的外交範疇着手,既與古巴恢復正常外交關係,又跟伊朗談判解決核危機。伊朗與美國等六國的核談判到了關鍵時刻,按照計劃今個月底便要達成協議框架。

「凡是奧巴馬要做的,我們便反對。」這無疑就是共和黨人的心態,也是那批聯署警告信參議員的想法,但此舉違反國會不干預外交政策、兩黨對外保持立場一致的常規,華府和民主黨莫不以「匪夷所思」來形容,連共和黨也有人指做法不恰當。

共和黨棋差一着,賠上政治形象,連帶危及華府外交威信,一同和伊朗談判的德國和英國,都指美國造成破壞,伊朗則視此再次證明美國不值得信賴。最大贏家是科頓,藉着事件打響名堂,或會參選總統選舉,成為繼克林頓後,另一個阿肯色州總統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