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首場「主場外交」,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已於八日至九日舉行,這是繼中非論壇後,北京與單一大陸舉行的又一論壇,會議達成了多個成果文件。

與中非之間的傳統友誼不同,北京雖然同拉美的個別國家有着比較密切的關係,但同作為整體的拉美關係並不十分密切。事實上,北京重視拉美是近幾年之事,但進展神速: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七月訪問拉美才宣布成立中拉論壇,半年後即在北京舉行首屆部長級會議。誠如會議的主題「新平台、新起點、新機遇」所顯示,中拉關係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並實現中國同發展中國家整體合作機制的全覆蓋。

毫無疑問,中國與拉美國家盡早建立機制化的合作關係,符合北京的全球戰略利益。環顧世界,北京與其他地區都已分別建立了固定交流機制,如在亞洲,有中國與東盟的「十加一」、上海合作組織;在歐洲,有中國與歐盟的中歐論壇;在非洲,有中非合作論壇;唯獨在拉美地區,缺了一個定期溝通交流的機制。如今把這塊短板補上,中國在幾大洲都構築了一個完整的多邊合作機制。

起步階段 發展需時

在這個戰略考量下,北京與拉美建立穩定的合作機制,首先無疑是着眼於後者廣闊的市場和豐富的資源。此外,北京還希望在拉美產生政治影響,並在某種意義上作為抗衡美國對華進行戰略擠壓的平衡器。北京通過「一路一帶」輸出商品和基礎建設的經驗,背後實是北京的發展模式。同拉美發展密切關係,也有這一層含義在內。

事實上,拉美多數國家同東南亞和中亞很多國家一樣,名義上雖行民主體制,但帶有很深的威權主義傳統。加之近年左翼力量上升,很多拉美國家都是左翼政府掌權,他們對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頗為反感,急需域外力量來平衡美國的勢力。而且,北京這套發展模式對他們也有着天然的親近感,故中國適時介入正合其意,可謂一拍即合。

美國一向視拉美為後院,北京介入拉美,同拉美發展友好關係,雖然從主觀意圖看不一定是要同美國競爭,反制華府的亞太再平衡政策,但客觀上確會削弱華府在拉美的影響,因此,華府無疑是不歡迎北京進入其勢力範圍的,必然會在暗中破壞,北京不得不防。

當然,儘管中拉之間當前關係發展良好,但要達到中非關係的水平,北京仍需要持續耕耘。囿於中拉距離遙遠以及過去的不了解,拉美民間對中國存在很大偏見和成見,認為中國有帝國主義傾向,同拉美發展關係是來掠奪拉美的資源等,民間的交往對奠定雙方之間穩定合作關係非常重要,北京必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