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的石油戰爭正在打響。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拒絕委內瑞拉提出的減產呼籲,決定維持原有產量不變,導致國際油價持續下跌。今年油價已累跌三成多,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這次油價下跌,當然有經濟方面的原因,但絕不是主要因素。油價不斷下跌,以沙特帶頭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卻甘願接受這種局面,拒絕減產救市,這令人看起來有些霧裏看花。事實上,這次油價下跌是人為操縱的結果,這一點已為國際社會普遍認同,但究竟是誰發起這次石油戰爭,放任油價下跌究竟要拖垮誰,目前有兩種不同的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老版本,本輪油價下跌開始時就有人提出,並且得到大多數人認同。這個版本認為,今次石油戰爭和上世紀八十年代那場石油戰爭一樣,主要是美國聯同沙特,用油價下跌打垮俄羅斯。從蘇聯時代開始,俄羅斯經濟就嚴重依賴石油出口,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聯合沙特等國一舉把油價壓到每桶十美元以下,使嚴重依賴油氣出口的蘇聯經濟陷入困境,最終走向分裂解體。

今天的情況同樣如此,俄羅斯是產油大國,能源出口佔俄國出口總額的百分之七十,俄國過半收入源自石油和天然氣,油價下跌已對俄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如果持續下去,俄國總統普京將難以有效管治,這正是美國所要看到的結果。

打垮美頁岩油生產商

但這僅是此次石油戰爭的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則是,此次油價下跌,主要是沙特想打垮美國頁岩油生產商,以維護自己的長遠利益。眾所周知,自從頁岩技術獲得突破,美國原油產量愈來愈高,對進口中東石油依賴愈來愈少,這嚴重威脅沙特等石油生產國的利益。沙特等國於是想通過價格戰打垮美國頁岩油生產商,他們的盤算就是:損失眼前的小利益,維護未來的大利益。

事實上,不管這次石油戰目標為誰,中國注定成為受益者。目前,中國超過五成石油要靠進口,每年花掉百分之二點五的GDP進口石油,油價下跌不僅有利於中國遏止通脹,節省外匯儲備,而且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提高政治發言權,特別是在同俄羅斯、中東等國家的交往中,能增加外交迴旋餘地。不過,中國要利用好這次石油戰爭,做好各方面的準備,說不定下次石油戰爭的指向就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