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最近報道的大陸小童撒尿事件,引發兩岸社交媒體的韃伐。由於有之前陸童在香港街頭的不文明行為案例,不僅在台灣,而且在內地,很多人拿內地人的素質說事。不過,事情忽然又有戲劇性變化,撒尿事件的主角換成了台灣人自己,於是內地網上輿論對台灣人又譴責一片。此事典型地反映兩岸三地在目前的政治氣候下,內地民眾同港台民眾之間的心理鴻溝和認同危機,讓人憂慮。

現在基本可以確定的事實是,陸童確實在鼎泰豐台北101店用餐期間撒尿,但不是報道的十月十九日,而是十月二日;也不是山西客,而是山東人。本來,這只是一起平常的新聞,但由於報道沒有當時的影像或圖像資料,台灣另一家媒體將二十日發生在101大廈的另一餐廳──龍記香港茶餐廳的一名兒童撒尿誤作陸童所為。其實,後者雖是台北人,但不是撒尿,只是打翻了水。此事本不該上綱上線,撕裂兩岸,因此可以從中反思一些問題。

首先是媒體報道的「偏見」問題。台灣TVBS電視台十九日報道陸童撒尿事情,可能是作為一起單純的新聞來處理的,但在中視二十日播出時,特意加了「又見尿尿童」字樣,並配以現場圖片。因為有TVBS的報道在先,中視這個「又見尿尿童」的說明是否有意誤導指向陸童,我不敢肯定,但對受眾而言,顯然會作此聯想。隨後,三立新聞直接引用中視圖片,並冠以「鼎泰豐尿尿小童」的名字,將兩起尿尿事件張冠李戴,不但使得網民誤以為香港茶餐廳的「尿尿小童」就是陸童,而且惡化了台灣人對內地人的負面觀感。

兩岸網民相互攻擊

事情至此完成了一個新聞傳播,網民在這個事實面前對內地人的惡評,似乎就有事實支撐。然而,如果人們心中不存在一個對對方的成見,即使兩起尿尿事件都是陸童所為,也只是把它作為個案看待,或者充其量是少數人的所為,而不會無限上綱上線,把它歸咎於內地人的素質不行,從而打擊一大片,由此引起兩岸網民相互攻擊。

客觀來說,內地多數民眾的素質有待提高,但即使要批評,也應帶着善意而非取厭惡姿態,尤其不能帶價值成見,否則不但會帶來真相大白後的尷尬,更會使人不能客觀理性地認知現實世界,特別是人們不喜歡的事物,從而犯下判斷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