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全力推低國際油價,以制裁桀驁不馴的俄羅斯,但美國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相當於打出七傷拳,雖然傷了俄國,但也痛了美國,真正受惠的卻是中國。

眾所周知,石油出口是俄羅斯主要收入來源,當年蘇聯垮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聯合沙特長期將國際油價壓低,使蘇聯難以獲得足夠的外匯收入以補償國內經濟建設和民生需求,如今美國又將這一套複製到俄羅斯身上。

國際油價近期從一百美元左右快速下降到八十多美元,對俄羅斯石油造成一千多億美元的損失,俄總統普京叫苦不迭。一方面國內資本迅速外逃,每個月高達上百億美元,另方面外匯收入銳減,國際收支陷入不平衡,俄羅斯盧布匯率一瀉千里。美國此舉打中了俄國的痛點,但華盛頓也不好受。

早前瑞士國家銀行出台了一份報告,詳細羅列了從沙特、俄羅斯的原油,到美國頁岩油、歐洲生物柴油等原油類產品每桶的保本價格,當中沙特成本最低,僅七美元,俄羅斯為三十美元,英國、挪威的北海石油為五十二美元,美國深海石油為五十九美元,美國頁岩油為八十五美元,加拿大油砂為一百零五美元,俄羅斯極地石油為一百二十五美元。

根據這個成本表,油價大跌之後,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多年來耗費巨資開發的頁岩油、油砂、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等,一生產就面臨虧本,而這些能源企業關係到數以百萬計的就業崗位。油價大跌之後,這些企業經營全線吃緊,一些企業已開始裁員,如果油價繼續下跌,美國的能源產業也將面臨崩盤。奧巴馬這些年來的政績,包括玉米變燃料、頁岩油氣開採、美國能源自給率提高、資本回流本國等等,在這場油價大戰中受到摧毀性打擊。

美俄受傷中國得益

然而,中國在今次油價大戰中受益匪淺。中國去年石油進口量達二億八千萬噸,如果油價穩定在八十五美元,中國進口同等數額的石油,可以節省近三百億美元。更重要的是,為中國製造業的復甦和經濟轉型提供了戰略機遇。從北京的角度看,希望這場油價大戰繼續下去,最好跌至每桶五十美元。對美國來說,俄羅斯是當前最兇惡的敵人,而中國是美國霸權最大的挑戰者,但為了遏制俄羅斯,奧巴馬顯然顧不了那麼多,一出手就是兩敗俱傷的損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