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南蘇丹派出七百人的實裝滿員步兵營,這是中國海外派兵的一大突破。隨着中國海外利益增多,對外派兵將成為中國外交的新常態。

近年,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中國一直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只向戰亂國家派出後勤維和力量,這些部隊以工兵、工程兵、運輸兵和醫療兵為主。中國這次一反常態,派出作戰部隊,攜帶裝甲車等重型裝備,主要目的是保護中國在南蘇丹的利益。雖然今次派兵得到聯合國授權,也得到南蘇丹政府邀請,但與過去相比仍是巨大突破。

毫無疑問,海外急劇增加的投資風險,以及愈來愈多中國公民在海外遇險,促成了中國外交政策的轉變。

時至今日,中國平均每一秒鐘就有三個公民出境旅行,而中國對外投資更是呈幾何級數增長,每年高達數百億美元。問題是,風險與機遇總是如影相隨,針對海外中國公民和公司的暴力襲擊與日俱增,北京過去對此鞭長莫及,徒呼奈何,最多就是通過外交部門施壓。當年利比亞內戰,中國不得不從希臘租用郵輪大規模撤僑,二百多億美元的石油投資付諸東流。

經歷風浪 遠勝龜縮

在南蘇丹,中國有很大的能源投資,而且很多中國能源企業的員工長期住在那裏,同時,南蘇丹生產的原油中,大部分都是向中國出口。目前,南蘇丹局勢十分動盪,不斷有外國公民被綁架或槍殺,而中資企業員工更是南蘇丹各派武裝勢力最喜歡綁架的對象,嚴峻的形勢使中國政府不得不出兵,以策萬全。

事實上,作為當世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應該承擔與其國力相應的、更多的國際責任。當然,這些所謂的國際責任,並不是美國宣揚的那些:美國希望中國承擔的國際責任,實際上是為美國的霸權埋單、交保護費,或者替美國做炮灰;中國要承擔的國際責任,既要師出有名,合情合理,又要力所能及,最關鍵是與中國利益息息相關。

過去中國不敢對外派兵,主要是兩個問題:一是力有不逮,無論人員質素還是裝備水平,解放軍與國際一流仍有頗大差距,派兵之後連自保都有困難;二是墨守成規,畫地為牢,以奉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為圭臬,而不是以維護國際道義、保護人權為己任。

第五代上台後撥亂反正,揚棄前任很多陳腐的觀念,將過去韜光養晦的外交國策修正為有所作為,很多外交戰略開始與時俱進,今次派兵南蘇丹便是一大嘗試。當然,世事不可能一帆風順,中國海外派兵需要面對不少風險。無論如何,敢於踏出第一步,到世界各地經歷大風大浪,總比龜縮在家,畏首畏尾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