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貪官寫反腐建議書,這聽起來有些好笑,但卻不應當作笑話來聽。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近日在河北廊坊出庭受審。此次庭審也通過微博直播。劉鐵男提出,在紀委立案審查時,為戴罪立功,他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寫了就如何反腐的建議材料,主要內容是結合親身體會,提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審批權應當大量下放到市場,從源頭上解決政府不該管的一些事,包括給企業家自我調控的控制權、形成一個系列化的不是單獨的下放權力,而是要完善制度防止以權謀私。

劉寫反腐建議書月前已經傳出,據說其建議書好長,但既是他的「研究成果」,人們好奇的是他會建議甚麼,其建議能否上達天聽。從上面引述來看,劉突出的意思是,審批權的下放不能單個單個地放,而要形成系列,這樣效果才能顯現,似乎有些見解。

劉所在的發改委是審批的大本營。作為發改委主管能源的副主任,至少在能源系統,劉的權力是說一不二的,他想將項目給誰就給誰,故不出現腐敗反而不正常,出現腐敗才合乎人性。劉被紀委剛抓走時,坊間一度傳說其貪污受賄的金額上億元,創下同級別官員貪腐紀錄,但現在法庭認定的金額只有三千五百多萬元,出入太大。

不管怎樣,劉能夠以自身體會寫反腐建議書,可能有一般專家學者沒有的針對性,因他熟悉整個審批流程和環節,知道哪個環節最易出問題。因此,若他真心實意地想幫黨反腐敗,會有些價值的,此乃我認為不應將劉的建議當笑話聽的原因。

利益受損 改革無期

話說回來,劉的反腐建議書寫得再好,倘若上頭不按其建議做也是白搭。因為劉所認識的問題,曾經在任和如今在任的官員也都清楚癥結所在,相信之前也會有人提過類似建議。但為甚麼腐敗還照發?根子就在於,如果真這樣改革了,借助審批權的尋租和設租沒有或減輕了,那在這個位子上就只剩下為人民服務了,誰還樂於做這個官?做官總是要有些利益的。在利益面前,人們總是鼠目寸光的,總希望自己能夠撈一把後再要別人去改。所以,一旦劉的建議書送到現在的發改委領導那裏,領導會不會產生一種牴觸情緒:要改的話,早就改了,何必等到今天?如果領導們都這樣想,改革就會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