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新一輪經濟改革的突破口,但由於操作權掌握在各地官員手中,大量優質國有資產被輸送給特定關係人,形成新一輪瓜分狂潮。

據報道,央企中信集團全資控股的中信國安集團擁有八百多億元資產,日前引入五家民營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制後,中信集團所持國安集團百分百股權驟降為僅百分之二十一,將控制權拱手相讓。蹊蹺的是,這五家民企都是名不見經傳,實力也與中信集團差距甚遠,而且入股價格極低,成本甚至低於前年中信國安集團的相應淨資產。

低廉入股 高價轉售

消息一經公布,輿論一片嘩然,紛紛質問為何這五家民企能以如此低廉的價格入股?它們到底有何背景?混合所有制國家的標準到底是甚麼?一聲聲質問的背後,其實是擔心權貴以此瓜分國有資產。

這種擔心並非空穴來風。想當年胡溫剛上台時,也大聲高叫改革開放,在這個口號之下,招商集團、中遠集團將手中持有的平安保險股份低價悉數出售給幾間不知名的民營企業。事後,媒體發現,這幾家民營企業不是溫家寶家族的,就是當時央行行長戴相龍家族的,兩個家族大發其財,都成功進入百億富豪的行列,就連溫家寶的老母親名下都有價值一億多美元的平安保險股票。

另外,當年擁有八百多億元資產的魯能集團,一度以幾十億元的價格出售予一個民營集團,但遭到內部人士舉報。媒體調查發現,這個民營集團背後大有來頭,一些政治局常委、委員的子女深度參與其中。若不是最後輿論一片炮轟,這些優質國有資產早就淪為權貴的盤中飧。

事實上,打着改革旗號瓜分國有資產,是權貴的慣技。以最近踢爆的中石油腐敗窩案為例,中石油以讓利於民為名,對權貴進行利益輸送,將優質油田以劣質油田的價格出售給周永康的兒子周濱,周濱再轉手售賣,獲得極度豐厚的利潤。

中共第五代上台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後,權貴們一片歡呼,認為新一輪的瓜分又來了。尤其是那些掌握國企的官員更是躍躍欲試,讓一些特定關係人組建所謂的民營企業,再利用特權讓這些企業入股。習近平曾說過,不能讓國企改革變成瓜分遊戲,但現實就是如此,誰可力挽狂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