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由世界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作為難以接受,視之為極權下的獨裁者,但中國大陸不少民眾對他情有所鍾。普京出兵克里米亞後又進攻烏克蘭,其英雄形象深入大陸民心,支持度竟高升到九成,大於對中國領導人的支持。這是病態的現象,這是大陸媒體的推波助瀾,對中國大陸有害無利。北京該意識到,以普京為榜樣,可能會導致他們奉行民族主義色彩過濃的外交政策。

中國過去被列強侵凌,屈辱感覺仍深藏於百姓內心,各種不平等條約的束縛,是中國人揮之不去的痛苦記憶,對外強硬是自卑感下的投射。中國人死要面子對抗強權,這種思潮讓當今的百姓與時代潮流脫了節。新中國成立後,西方國家對中國曾經的制裁以及中國強大後的圍堵,讓中國人心存反感,更思反制,一直尋求強硬的領導者,替中國爭口氣。

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由極端自卑到自大,不需要再韜光養晦了,應有積極作為,展現實力肌肉,期望擺出強權姿態,出兵收回釣魚島,甚至出兵統一台灣。大陸在鷹派抬頭下喊殺喊打,普京的強勢作為便成了大陸人民心中的典範。然而,中國的政策是確保貫徹改革開放及現代化,創造和平的周邊環境,在此階段不應輕言出兵戰爭,因中國大陸勢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只是官方政策讓大陸的激進派不滿,後者遂以普京為偶像,希望中國領導人要硬起來。

和平發展 戰略主軸

中國的和平發展是對內對外的戰略主軸。中國的總體思想是爭取良好國際發展環境,不與西方國家有過於強烈的對抗,在與周邊國家有爭端時,也主要以外交途徑來解決。今大陸的「普京情結」不斷發酵,社會的民族主義情懷必昇華至民粹階段,逼政府走強硬路線,偏離和平發展外交的主軸。民族主義過度提升,將會失去理性和祥和,民粹的喧騰更會讓社會陷入危險的地步,中國不應走霸權主義道路。事實上,中國與俄羅斯不同,中國已然崛起,為新興大國,必然要有世界責任的承擔,而非窮兵黷武,為了國家顏面的虛榮而讓百姓陷於戰爭的苦難中,這不應是今日中國發展的方向。

我們應理性看待普京,對他的崇拜不可昇華至國家對外的民族主義表現上。中國應發揮王道精神,敦親睦鄰,爭取更多支持。此乃以和為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