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表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白皮書,一般人都在驚呼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以及對特首普選底線的堅持,猜想北京不會讓步,因此一七年普選難以實現。不過,筆者留意的倒是白皮書最後一部分,它告訴大家,中資已佔香港半壁江山,未來香港看經濟、看政治、看民生,恐怕都離不開這個基礎。例如,明明知道要佔中,偏偏股市不跌反升,偏偏國際資金不走反入,偏偏跨國大企業的總部也沒有大規模遷冊,相信這與中資穩定香港有關。

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英資在港投資總額有六百億港元,比美資高出兩倍,比日資高出三倍,其後華資異軍突起,在過渡期出現英資向華資轉移的現象,中資也趁勢發展,到回歸前後佔香港經濟總量的兩成左右。現狀如何?白皮書提供的一組數字是:截至去年底,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達七百九十七家,佔香港上市公司總數的四成八;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總市值達十三萬億港元,佔香港股市總市值的五成六。翻查港交所的資料,九三年H股及紅籌股等中資股份佔香港主板市值不足半成,到九七回歸時增至一成六。

白皮書提供的另一組數字是:內地是香港外來直接投資的最大來源地。截至去年底,內地對香港直接投資超過三千五百億美元,佔內地對外直接投資總額近六成。此外,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去年香港與內地的貿易額達三萬八千億港元,比九七年增長兩倍半,超過香港對外貿易總額一半。其中,內地對香港出口額達三千八百億美元,佔內地出口總額的一成七。

京對港強硬有基礎

而香港也對內地經濟作出重大貢獻,香港是內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看了這些數字,相信可真實而具體明白香港對內地經濟的依存度。香港經濟要進一步發展,不可能不借助內地元素。

也許香港的極端本土派會認為,香港可以用國際資本取代內地資金,但顯然這是一廂情願的空中樓閣。也有人認為,香港可以不要內地遊客,多吸收國際遊客。可是,偌大一個日本,一年的遊客不過一千萬人次,是香港內地遊客的四分之一。而外國資金之所以要來香港,主要因素是中國因素。

筆者相信,正是內地資金佔香港半壁江山,北京對港政策強硬有了基礎,既不怕再出現移民潮,也不怕出現走資潮。而未來,華資說不定會向中資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