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在上海共同見證了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和購銷文件的簽署。由於總價值四千億美元,被譽為世紀合同。從二○一八年起,俄國向中國供氣,最終達到每年三百八十億立方米,累計合同期三十年。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簽署的最大單筆合同,而更重要的是,這是一份影響國際格局的交易。

筆者想說的一個觀察點,就是中俄在臨門一腳取得突破,而奧巴馬訪日儘管送了安倍晉三很多大禮,但最後一刻依然拿不到TPP。由此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中俄的夥伴關係強於美日同盟。

事實上,中俄天然氣談判是漫長的談判,若從一九九四年兩國簽訂《天然氣管道修建備忘錄》算起,有二十年之久,在這二十年裏,中俄從專家組談到公司一把手,從能源部長談到副總理,從總理談到元首,可謂跌宕起伏。在這漫長的過程中,世界經濟形勢和國際能源格局都發生劇烈變化,中俄的經濟總量及各自外部環境也發生深刻的變化,這一場本來是簡單的能源商業交易,成為影響兩國安全和戰略利益以至世界格局的談判。

過去二十年,每次中俄元首和總理互訪前,都有人猜測會否一錘定音,但每次都差臨門一腳;而很多次商業談判到了破裂邊緣,又都被兩國元首拉回談判桌前。說到底,之前的談判之所以艱難,無非是兩國的企業都要爭取合理的利益。站在俄羅斯的角度,老祖宗留下的資產不能賤賣;站在中國的角度,則是為甚麼賣給中國的價錢要貴過歐洲,而且中俄還是戰略夥伴,負責談判的中石油還說,在國內天然氣進口價格貴過銷售價,為甚麼要做這個虧本生意?

習普看重戰略大局

這次在最後關頭談成的價格是多少,官方沒有公布,只是說雙方都作出讓步。筆者以為,此時此刻由兩國元首拍板的協議,看重的是兩國的戰略大局,而不是甚麼蠅頭小利。俄國應對烏克蘭變局需要中國,中國應對美國重返亞太、強化美日同盟以及在南海發難,也需要俄羅斯。

至少在此刻,習近平和普京看重的是戰略大局,因而中俄戰略夥伴基礎是堅實的。而美日TPP破局,則說明兩國看本國利益大於同盟關係。加上中俄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聯手的軍事實力也足以抗衡美日同盟,因此,以目前而言,中俄夥伴強於美日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