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近日作出決定,用「防衞裝備轉移三原則」代替之前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具體內容就是將只有發生意外狀況才能允許武器出口,更改為經過嚴格審查後可向海外出口武器等防衞裝備。

日本的武器出口三原則是一九六七年制訂的,經過增補,一九七六年擴大為全面禁止武器出口。因此,今次日本政府放棄武器出口三原則,實際上就是由禁止武器出口變為允許武器出口,這對日本的軍事政策來說,是一個重大變化,標誌着日本拋棄了僅存的一點和平主義外衣。這對亞洲各國來說,是一個值得警惕的危險訊號。

借助日本制衡中國

日本之所以改變禁止武器出口原則,除了國內右翼思潮氾濫、奉行攻擊性外交政策等原因,更主要的還是美國的態度。就在日本政府通過決議後,美國隨即對日本的這一決定表示歡迎。美國歡迎日本出口武器,當然不是為日本考慮,主要是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對美國來說,日本出口武器意味着大幅放寬武器裝備技術合作研發,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加大與美國合作研發武器裝備的力度,從而為美國分擔責任,配合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當下美國面臨經濟衰退,日本的幫助可以緩解美國緊張的軍費投入,這對美國來說至關重要。此外,由於日本在軍事上長期追隨美國,裝備研發完全在美國的統一規劃中,日本武器和美國武器的關係是相互補充而不是相互替代,因此,美國同意日本武器出口,並不擔心日本武器會搶奪美國的市場。

不過,對美國來說,同意日本出口武器獲得最大的利益並不是上述兩點,而是可以借助日本的力量制衡中國。首先,日本出口武器不會搶奪美國的市場,但可以搶奪中國的市場。客觀而論,日本出口的武器在很多方面都優於中國的武器,如果具有價格優勢,很多中國武器的買家就可能轉向日本,中國武器出口市場將被擠壓。

此外,日本出口武器的主要對象是東南亞國家,特別是菲律賓、越南等與中國在南海有領土糾紛的國家。這些國家本身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中國,向中國叫板的底氣總是不足。可以預見,如果菲律賓等國獲得了日本的先進武器,必然增加同中國對抗的本錢,今後中國與這些國家在南海的衝突就可能會更加頻繁,這才是美國和日本最想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