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成立後,具體怎麼運作、有何職能以及人事安排情況,當局都諱莫如深,這個機構能否擔負起保衞國家安全的重任,讓人懷疑。

從國際上看,國家安全委員會有多個模式,蘇聯時期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也就是克格勃,是一個實權部門,具有對外情報、對內偵察、安全保衞以及邊防警察等職能,是名副其實的刀把子。歷任克格勃主席都是蘇聯政權中的核心人員,安德羅波夫還曾當選蘇共總書記。當年軟禁戈爾巴喬夫的八一九政變,亦是以克格勃主席與國防部長為主導。克格勃監控一切,箍制一切,是自由的大敵,儘管如此,也不能阻止蘇聯垮台,這充分說明這個體制完全失敗,中國的國安委不應該是以俄為師。

美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則是一個政策協調與決策機構,國防部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等囊括其間,國家安全顧問沒有行政職權,直接向總統負責,其作用更像是一個對外政策智囊。如果國安顧問與總統關係密切,其職權可凌駕在國務院之上。尼克遜當總統時,其國安顧問基辛格便主導對華政策,作用超越了當年的國務卿。

中國近年來的改革多是以美為師,包括軍隊編制體制改革。目前中國正處於崛起的關鍵時刻,涉外利益大增,所需處理的事情日益繁雜,如何整合對外部門的政策,更好地捍衞國家利益,是中國領導人的當務之急,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立,很可能也是向美國學習。

新機構運作未暢順

不過,中國政治體制的特殊性,也決定了中美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不會完全一樣。美國的國安顧問很多是學界人士出任,他們著作等身,有很強的宏觀視野。但中國國安委的秘書長卻是由中辦主任兼任,實際上是充當上傳下達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國安委是習近平整合外交以及強力部門的一個機構。

但由於現有中共決策體制中,既有政治局,亦有書記處,還有軍委、政法委等機構,這些機構如何融入到國安委,怎麼解決疊床架屋、人員重疊,恐怕將是個大問題。中辦主任栗戰書、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國務委員楊潔篪、軍委副主席范長龍之間如何分工協作,也是相當麻煩。至少在昆明恐襲、馬航失聯、烏克蘭變局等一系列事件,還沒有看到國安委的任何影子,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這個新機構的運作並不暢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