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亂局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中國也不例外。中國關注烏國,一方面是同情烏國人民的不幸遭遇,另一方面是擔心中烏合作能否持續下去。

獨立後的烏克蘭雖然經濟並不發達,但同中國卻有較多合作,特別是在糧食和軍工方面。在糧食方面,烏國已成為中國海外糧倉之一,貿易額與年俱增。在軍工方面,由於中烏並非鄰國,中國對烏國不可能產生任何安全上的威脅,加上烏國長期經濟低迷,通過出口軍火獲利是其刺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中國對烏國所擁有的前蘇聯時期武器又有巨大需求,因而兩國軍工合作十分順利,烏國接到來自中國的諸多訂單,中國一直在烏國軍火出口榜單上名列前茅。中國近年不僅從烏國獲得多艘大型艦艇,還購買了先進的大功率燃氣輪機,這是美國一直對中國禁運的設備。而在坦克動力、雷達、航空發動機、戰鬥機保養等領域,兩國的合作成果也頗為豐厚。

正因如此,烏國局勢陷入動盪之後,一些人為中烏合作感到擔憂,認為反對派上台可能會減少同中國的合作,進而損害中國的利益。客觀說,這種擔憂不無道理,一個國家政權更迭,必然改變前政權的一些政策,與前政權簽署的一些合作協議能否繼續執行,確實存在很大風險,此前中國也曾因此而遭受損失。但如果仔細分析烏國局勢,就可以看出當下的烏國亂局不但不大可能損害中國利益,反而可能有益於中國。

重視與第三方外交

烏國亂局原因並不複雜,從內部來說,是親俄力量與親西方力量直接對峙;從外部來說,是俄羅斯和歐美間接較量。目前來看,親西方政治力量暫時佔據上風,推翻了親俄政權,但長期來看,兩派力量其實是勢均力敵,親俄力量絕不會善罷甘休,近日克里米亞親俄力量佔據政府大樓就是新一輪鬥爭的開始。雖然歐美暫時獲得勝利,但俄羅斯也不會輕易放棄烏國,俄總統普京下令在烏國邊境進行軍演,其目的不言而喻。

在此情況下,今後任何一派上台,烏國都不大可能執行極端化的外交政策,必然重視發展同第三方國家的外交,而中國則是最好的第三方。從政治上講,發展同中國的關係不會得罪歐美和俄羅斯;從經濟上講,發展同中國的關係有利於烏國自身經濟。因此,只要中國採取妥善對策,不僅不會在這場亂局中受損,反而會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