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又遇甲午年。一百二十年前,中日甲午戰爭以中國戰敗割地求和告終,台灣等領土落入倭寇之手。直至二戰,中國人在反對外來侵略中首次取得完全的勝利,被日本強佔的領土絕大部分回到祖國,但釣魚島則由於美國作梗,被日本竊取行政權,並因此使到中日相爭發展到一個階段性的高點。

這個甲午年,「中日必有一戰」的說法甚囂塵上,事實是中日甲午輿論戰已經開打,似乎北京略佔上風,其策略是勾起對二戰受法西斯蹂躪的回憶。「請想像向希特拉墓獻花的場景。」中國駐法國大使在報章寫道。他將合祀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比喻為「希特拉墓」,以借用歐洲的反納粹情緒批評日本。而在英國,中國大使則使用《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的黑暗魔王「佛地魔」來形容正在抬頭的日本軍國主義復辟思潮。今年一月以來,中國駐各國大使採用各種方式強烈批評安倍晉三拜鬼。在以色列,中國人用到了「大屠殺」描繪;在安倍訪問非洲三國時,中國駐埃塞俄比亞大使舉行記者會,稱安倍是「亞洲最大的麻煩製造者」。

而日本還是在挑起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的恐懼,繼續妖魔化中國的社會制度,以此來爭奪輿論戰的優勢。事實上,這也引發西方社會相當多的共鳴。然而,安倍聰明反被聰明誤,他過度估計了因此而引發的國際社會同情,以為因此也可以容許其任意挑戰二戰後的國際秩序。或者說,他本來的目的就是藉挑起與中國的爭端來激發日本民眾對修改和平憲法的支持;與中國的輿論戰其實不是他的目的,要改變二戰後的國際秩序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日圖改戰後國際秩序

所以,企圖改變二戰後的國際秩序,並不是他與中國輿論戰的失誤,而這恰恰是他的真正意圖,他的犯錯根本不是戰術錯誤,而是其戰略目的本身就是逆潮流而動。而北京一開始就抓準了這個要害問題,所以輿論戰一開打勝負已分。

日本是美國在亞洲的戰略盟友,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力量重點部署在日本,美軍在日本的軍事基地其實是它在亞太的軍事中心,故美國在中日之爭中傾向日本是必然的。但是安倍超越了二戰紅線,引起二戰後秩序主要制訂者美國的警惕,所以不得不對安倍拜鬼表示「失望」,並防止安倍驅逐美軍。現在的問題是,安倍在輸了輿論戰之後,會否挑起真的戰爭?愛好和平的人民,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