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政府和塔利班首次舉行正式會談,這也是總理謝里夫推動的「和平之旅」的最後機會,如果談判失敗,塔利班無可避免面臨軍事攻擊,巴國更掀腥風血雨。

巴國塔利班在二○○七年成立,是一個鬆散聯盟,結合多個極端武裝組織,像阿富汗塔利班般,巴國塔利班的終極目標,也是把國家變成一個實施嚴厲回教教規的國度。這些年來,以西北部落地區為大本營的塔利班,到處施襲,最大城市卡拉奇和首都伊斯蘭堡,亦難逃魔爪,巴軍清剿行動有如老鼠拉龜,民眾要求與塔利班和談的呼聲愈來愈高,謝里夫去年五月大選打出透過和談結束暴力的旗號,成為他打贏選戰的原因之一。

說時容易做時難,謝里夫在上台後遲遲未能履行競選承諾,他雖說服主要政黨在去年九月表態支持政府與塔利班展開談判,但不旋踵美國無人機炸死塔利班多名領袖,這個極端組織以牙還牙,多次襲擊巴軍和平民,踏進新一年,報復行動愈趨瘋狂,僅頭一個月,已有逾百人喪生,被指無能而備受壓力的謝里夫,決定給「和談最後一次機會」。

不過,和談前景黯淡,塔利班願意談判,被指是在爭取時間進行整合,而非真心誠意。塔利班並非親自參加和談,而是委託友好的宗教和政治領袖做代表,結果,當局為要釐清塔利班談判代表的身份,會談比原定遲了兩日舉行。

同樣,謝里夫嘴上說得十萬火急,卻未見得如何重視和談,他派出的四人談判團顯然「未夠班」,除前外交官和前三軍情報局將領外,還有兩名記者,難怪塔利班先要求澄清這些代表的權力,更提出直接會晤謝里夫、軍方領袖和三軍情報局局長。很明顯,雙方戒心重重,這種間接談判能夠達成協議,那才怪。

首輪三小時會談,雖被形容為氣氛友好,但雙方存在難以消弭的基本分歧,謝里夫政府要求所有談判要在憲法框架之內進行,而視憲法違反回教教規的塔利班,卻要求以可蘭經取代憲法,談判代表之一的紅色清真寺教士阿齊茲,表明如果談判議程不包括磋商推行回教法,他不會參加下輪談判。謝里夫的「和平之旅」,可能隨時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