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新年瘋狂搶購,並非因人人天生購物狂,研究發現,開始購物二十三分鐘後,人類大腦的格價能力下降,容易亂買東西。專家建議購物一段時間後稍作休息,幫大腦充電,做個精明消費者。

拆禮物日各地掀購物熱,加拿大多倫多女顧客在商店外分享戰利品。(美聯社圖片)

研究員透過磁力共振掃描影像分析腦部活動。(互聯網圖片)

英國研究機構SBXL的購物行為專家和班戈大學的心理學家,找來四十名志願者,包括不同年齡的男女。他們模擬在商店購物,透過電腦螢幕從不同購物優惠中選擇,當中有真正便宜的貨品,亦有實際上跟原價一樣,甚或更昂貴的所謂特價貨。研究員為志願者作磁力共振掃描,監察腦活動和血液流動,測試他們對優惠和特價的反應。

研究發現,腦部負責思考決定的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初時能分辨出較便宜的貨品,長時間活動卻會疲勞,二十三分鐘後,前額葉皮層停止運作,腦部會轉用較原始的腦部區域,如島葉皮層(insular cortex),這些部分並不擅長判斷金錢價值。

休息數分鐘可復判斷力

SBXL營運總監阿德科克解釋,過了一段時間,人們便不能應付不同資訊,並開始尋找捷徑,如果看見經常代表減價的紅白標誌,便會以為貨物便宜。

班戈大學心理系高級講師馬林斯說,大家不如想像般懂得選擇便宜貨品,接受實驗的志願者一般只能選擇六成真正優惠。研究亦顯示,年齡愈大愈不懂得分辨真正的優惠。然而購物狂不用頭痕,專家指購物一段時間後稍歇數分鐘,喝杯咖啡,有助感官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