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比亞片面表示與台灣斷交,台灣經過數日震盪,終也宣布與岡比亞斷交、撤旗、撤館,結束了十八年的外交情誼,讓台灣人深感國際間人情薄如紙,只有利益才是真理。

對此,台灣朝野質疑馬英九的外交休兵政策受衝擊。其實,兩岸外交一向是不對等戰爭,休兵與否由大陸來定,台灣只能依賴大陸的善意維持邦交國。外交休兵以○八年為分水嶺,以前陳水扁政府時代,兩岸經歷「烽火外交」,北京傾力拔除「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故台灣邦交國由二十九個降至二十三個。

但馬英九上台以來,北京改行爭取台灣民心工程,故岡比亞斷交事件發生後,北京趕快聲明未有參與其事,並擔心有人以此破壞兩岸關係。同時,有六成六大陸網友不贊成與岡比亞建交,這亦應是北京處理事件之原則。中共不能讓岡比亞的詭計得逞,兩岸應珍惜得之不易的和平發展成果,兩岸關係才能良性向前邁進。

岡比亞事件對兩岸關係發展難免帶來陰影,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何去何從應有所深思。民進黨要馬英九為外交休兵政策說明並道歉下台,儘管民意反彈毫無根據,但會對政府造成壓力,也就必會拖延兩岸政治對話的進程。

○八年以來,曾有多個台灣邦交國欲與北京建交被拒,此次岡比亞在未與北京建交下逕自與台斷交,將成為兩頭不着邊的特例,希望對其他非洲國家起警示效用。誠然,中國大陸綜合實力上升,廣泛給予非洲國家無息貸款,援建基建,促其步上現代化道路。在北京舉行的中非高峰論壇,就有數十個非洲的元首參與,讓中國當上非洲盟主,造成磁吸效應,讓非洲國家如百鳥朝鳳投靠。今後斷交的骨牌效應隨時會發生,台灣思考如何自我武裝至為重要。

盟國斷交 陸續有來

隨着兩岸關係改善,台灣安逸於外交休兵狀態,本以為不致有斷交之事發生,岡比亞事件乃迎頭痛擊,這並非落幕,而是邦交國保衞戰之始。當台灣無法滿足邦交國的要求,斷交之事必陸續有來。台灣當下只能希望大陸外交休兵,不讓這些國家有所幻想而求去。

台灣外交缺口已現,有呼聲應尋求新戰略。然而,由於經濟實力懸殊,馬英九政府應重新思索台灣的戰略,是完全仰賴大陸善意,還是更積極地加入美國的戰略及經濟體系,引起各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