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綠惡鬥,藍綠又各自內鬥。這回,藍營馬英九和王金平鬥個你死我活,但過不了多久,綠營蘇貞昌和蔡英文也是要我活你死,爭取成為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不過,島內也有頭腦清醒的人,看到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於十月一日啟動,並預計在年底前陸續實施九十八項改革措施,包括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利率完全市場化等政策,進一步對外開放,朝經濟自由化的方向邁進,於是心急如焚,期望台灣也借東風發展。

其實,中共第五代上場,正在落實鄧小平「多造幾個香港」的遺訓,首先在上海推動成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接下來還會在粵港澳、天津濱海區、廈門等地搞,甚至將海南島全島開放為「自由島」,為中國大陸與全球經貿建立更自由、更開放、更有效率的鏈結,在新的競爭平台上躍進。對比大陸的「多造香港」,再想想台灣推動經濟自由化的過程,台灣實在需要在觀念改變上、從經濟體制上加緊改革,趕上進度,否則相較大陸開放的經濟,台灣經濟發展會落後大陸更多。

為此,《中央日報》網絡報發表社評說,其實台灣比大陸更有優勢,也更應該成立自由貿易區,首先,台灣自六十年代即開始與世界接軌,比大陸對外開放早了近二十年,當時台灣產品行銷世界,只要有陽光的地方就有Made In Taiwan(MIT)的產品,台灣產品競爭力極強,有絕對優勢成立自由貿易區。其次,○二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是以「已開發經濟體」、大陸則以「開發中國家」的身份加入,當時台灣加入WTO開放承諾較多、較大,所以台灣經濟早就對世界開放,且早已面對全球的競爭,更有條件成立自由貿易區。再次,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去年進出口總額佔GDP的比重超過百分之一百二十,因此,打造公平、自由、便捷的經貿環境,對台灣經濟發展非常重要。

服貿協議遙遙無期

事實上,台灣加入WTO後,幾乎所有工業產品、農業產品均對外開放,農產品和工業產品關稅幾乎都降了一半,台灣對外貿易不但沒有被打倒,進出口總額反而從○二年的二千四百多億美元,增加至一一年的五千八百多億美元,可見自由、開放絕對有其正面效益。問題是,台灣熱衷內鬥,馬英九政府與大陸簽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既被綠營拉布,王金平也是拖後腿,如今通過遙遙無期,更遑論進一步開放搞自貿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