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香港政改議題炒熱,美英兩國開始從幕後走向台前,赤膊上陣干預香港政制發展方向,這場關係香港治權之爭的鬥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但中方除了出口術警告,反擊的手段與力量實在有限。

香港回歸後,美英勢力進入地下,駐港總領事表面上循規蹈矩,實際上一直培訓、操縱他們在香港的代理人,只不過這些行動都隱藏在幕後,小心翼翼地試探中方對港政策的底線。到反二十三條立法之後,美英開始公開對香港政制發展指手畫腳,不時說三道四,其代理人更是活躍在各種政治平台與街頭巷尾,進行政治動員與包裝,一些人甚至高舉龍獅旗,幻想回到殖民時代。

政出多門 相互掣肘

如今香港政改進入關鍵階段,尤其是四年後的普選特首,更是決定香港治權的歸屬,美英在港的總體部署已到了關鍵時刻,因此各方勢力全體總動員,準備與中方博一鋪。繼美國駐港總領事夏千福頻頻會見本港政團並不斷就香港普選發表意見後,英國外交部國務大臣施維爾亦公開撰文,表示英國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支援,這相當於給中方下戰書,也給香港反對派下達總動員令,中美英圍繞香港普選問題展開的外交大戰已然全面爆發。

對於美英赤裸裸地干涉香港事務,中方除了口頭「堅決反對」外,並無特別的行動,而且這種出口術也不是由相應級別的官員出來發布,這充分說明中方對於美英干涉的嚴重性缺乏警惕,中方一些人很可能認為,香港已是囊中之物,美英掀不起滔天巨浪;這種盲目輕敵的態度,很可能使中方從一開始就失去主動。

更不堪的是,中方一方面反對英國干涉,一邊又邀請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政策的相互矛盾令人難以理解。卡梅倫因會見達賴一事,被中方冷淡多時,中英經貿合作亦受到影響,他在國內政治鬥爭中因此受到抨擊。如今卡梅倫政府在香港問題上挑釁刺激中方,中方卻不計前嫌,反邀其訪華,實在匪夷所思。

當年中英談判以及政爭的時候,中方最終話事人是鄧小平,其思路明確,立場鮮明,政令統一,而且可以調動所有資源為談判服務;如今中方對港決策權政出多門,相互掣肘,相關決策者又缺乏權威,兩相比較,高下立判。美英積蓄多年力量,今次有備而來,可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中方若不能積極應對,香港恐怕將回歸到英美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