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今年五月大選變天,務實派謝里夫第三度出任總理,為該國改善與宿敵印度的關係帶來轉機,就在雙方度期重開談判、安排兩國總理趁九月出席紐約聯合國大會之便舉行會談時,在存有主權爭議的喀什米爾又傳衝突,兩國再度劍拔弩張。

印巴其實皆盼緩和關係,對印度來說,最要提防的已非巴基斯坦,而是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軍費同告急速增長的中國,這點國防部長等官員都不諱言,就巴基斯坦而言,最大威脅亦非印度,而是國內遏之不絕、頻頻施襲的武裝組織,既然雙方防範對象轉移,有必要化解宿怨,集中火力對付主要敵人,何況武裝組織發動的襲擊,印度也是受害者,二○○八年印度金融樞紐孟買遭到巴國恐怖分子襲擊,便是最好例子,當時印度指摘巴方縱容包庇歹徒,兩國險告開戰,印巴實有必要攜手反恐。

此外,兩國經貿連繫日益加強,也到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地步。正因如此,謝里夫早在競選時,就把改善印巴關係列為主要政綱之一,而在他當選後,印度總理辛格也迫不及待致電祝賀。

喀什米爾歸屬爭議,無疑是印巴修好的最大障礙。自一九四七年獨立分治後,印巴三次爆發戰爭,其中兩次由於爭奪喀什米爾而起。一九九九年,就在謝里夫出任總理期間,兩國在喀什米爾卡吉爾高地也發生過嚴重武裝衝突,險釀第四次戰爭。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長達七百多公里的分界線,歷年衝突不斷,今年一月,兩國互相指控對方士兵越境殺人,事隔半年多,再有釀成死傷的衝突,印度聲稱巴國軍人夥同恐怖分子越境殺死己方五名士兵,向巴方提出外交抗議。

對這次事件,印度群情洶湧,在野黨趁機大做文章,指摘辛格政府太過軟弱,未能捍衞領土主權,在幾個月內,對中國和巴基斯坦接連欺上門來顯得束手無策。印度明年舉行大選,在反對黨咄咄相逼下,辛格可說別無選擇,只能企硬,拒絕巴方舉行談判的提議,幾乎是指定動作了,辛格和謝里夫的紐約會談亦存變數。

印巴爭拗不休,謝里夫尤其無奈,東線有「戰事」,他箝制軍方的圖謀和振興經濟的大計最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