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債危機中,德國於歐元區中鶴立雞群的經濟實力更見突出,資金大舉流入德國避險,歐豬國年輕人才紛紛赴德開創事業,羨煞旁人。德國明明是高效率和先進技術的代名詞,該國多項公共工程卻備受超支和延誤問題困擾,教各方為之錯愕。

在眾多出問題的公共工程中,以原定前年底投入運作的柏林勃蘭特國際機場最受注目。這個以前西德總理勃蘭特命名的機場,被視為柏林從冷戰前線變成歐洲一級大城市的象徵。由於工程不斷延誤,機場已從德國人的光榮,變成國際間的笑話,德國民族守時和富有效率的形象蕩然無存。

政客重私利輕大局

機場開幕日四度被推遲,今年十月投入運作的目標幾乎肯定無法達成,主事人索性將正式運作日期無限期押後。這項關乎德國人面子的公共工程,實在蝦碌得令各方無法想像,例如,迄今工程人員仍不知道如何將客運大樓和停車場的照明系統關掉,造成巨大能源浪費,初步估計,這是大樓電腦系統設計太過複雜所致。

因機場灑水系統由電腦操控,工程人員無法肯定七萬多個灑水器會否於火警發生時噴水,用來抽走濃煙的地下通風系統則完全失靈。勃蘭特機場設計者是否野心過大,低估了應用尖端技術的風險?

有德國學者相信,機場工程不斷延誤,有更深層的原因,就是政客們好大喜功,為求令大型工程上馬,不惜報細數以圖贏得國會或相關評審委員會的支持,至工程正式開展,因資金不足造成的延誤和各種甩漏便接踵而來。這不禁令人聯想起,當年歐洲大老為求令歐元區變成現實,對經濟實力次一皮的準成員國不遵守財政紀律的潛在風險遮遮掩掩,將歐元區包裝成本小利大的經濟工程,結果種下歐債危機禍根。

另一方面,工程展開後,來自柏林市、柏林州和聯邦政府的政客重私利輕大局,要求作出三百多項臨時改動,令工程愈加複雜,難以埋尾。與之相似的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為角逐連任,堅持歐豬國緊縮自救,意大利和葡萄牙則受制於民主選舉和司法裁決,與德國愈加不咬弦,歐元區於危機中逐漸失去方向,難以找到隧道盡頭的曙光。

柏林勃蘭特機場工程即使爛尾收場,區區一項地方建設,不足以拖垮德國。相比之下,作為歐洲經濟一體化支柱的歐元區工程一旦爛尾,足以令歐盟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