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必接連不斷 外交需以變應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釣魚島問題尚未解決,南海再起波瀾。近日,菲律賓聯合美國在菲國西南方舉行名為「兩棲登陸二○一二」的聯合軍演,約兩千六百名美軍士兵和一千二百名菲軍士兵參與。

今次軍演是美國以實際行動支持菲律賓,後者大受鼓舞,最近在南海問題上的調門明顯又高了起來。此外,美國還多次夥同日本舉行軍演,意圖威嚇中國。事態如此發展下去,中國勢將腹背受敵,同時受到日本和菲律賓的挑釁和攻擊。更大的問題是,這種考驗今後恐將成為常態。今年以來發生的諸多問題表明,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國外交將面臨一個與過去二十多年全然不同的局面,必須以新的戰略應對已經有變的形勢,否則將處處陷入被動。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外交基本上奉行鄧小平訂下的方針,核心精神就是韜光養晦。鄧小平當年提倡韜光養晦,符合那時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是極高政治智慧的體現。在這個方針指導下,中國外交總體上是成功的,為中國爭取了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保證了國內經濟得以平穩發展。

問題是,當下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已發生巨變,再機械式套用二十多年前的方針,根本無法適應新的形勢。我們不是要完全否定韜光養晦,也不是要另起爐灶,而是要對外交政策作出適當調整,提出新方針。換言之,韜光養晦仍需堅持,但需要賦予新的內涵,以應對新的問題。

遏華加碼 糾紛日增

二十多年前,中國經濟貧弱,在世界上無甚影響,難以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二十多年後,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且仍然保持着強勁的發展勢頭。這是中國自身發生的最大變化,帶來的後果主要有三個。

首先就是美國的對華政策。二十年多前,中美聯手對抗蘇聯;二十多年後,美國已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對手,處處設障,四面圍堵。接下來,美國的遏華政策只會加碼,因為美國歷來的戰略就是在對手羽翼未豐之際就將其消滅,中國也不會例外。美國絕不可能接受一個與其平起平坐的中國。

其次是經濟領域。今時今日,中國對外貿易高踞全球之首,很多國家已將來自中國的商品視為洪水猛獸,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愈來愈多。雖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已十多年,但至今仍未學會利用國際規則保護自己。

最後是領土糾紛。最近幾年,中國與一些國家之間的領土糾紛日益增多,主要是這些國家看到中國正在崛起,都想趁中國還未真正崛起之時,把爭議領土搶過去。未來幾年,這種領土糾紛還會與日俱增。

這三個變化已經發生,未來還會加劇,中國需要以新的思維應對,不能再固守原來的思路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