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歐洲恐回泥足深陷

一石激起千重浪,辱回電影《回教徒的無知》牽引出潛藏中東民間已久的反美怒火,波及中東各地美國使館,法國巴黎美國大使館也不能幸免,約二百名示威者上周六在大使館外集會,為西方社會反美活動打響頭炮。

法國本土有至少四百萬回教人口,正當各方以為法國政府會避重就輕,內政部長瓦爾斯高調發聲明,稱示威者中有鼓吹激進回教思想的人士,巴黎檢察當局也介入事件,調查發起反美示威人士的身份。在野勢力咄咄逼人,奧朗德政府不得不嚴正處理,特別是極右國民陣線的瑪琳勒龐唯恐天下不亂,稱事件反映回教勢力聲勢愈加浩大,法國情報部門懈怠無從遮掩。

政客煽風 傳媒添油

羅浮宮專門展出伊斯蘭藝術品的新翼周二揭幕,總統奧朗德主持儀式時試圖給自己找下台階,他狠批破壞馬里回教聖壇遺迹的回教激進分子,藉以強調法國對保育回教文化遺產極為重視,與回教激進勢力勢不兩立。奧朗德稱,設立羅浮宮新翼是為了表達對回教文明的尊崇,此一文明比部分人口中所說來得更源遠流長、生氣勃勃和包容並蓄。

羅浮宮是法國著名景點,奧朗德談回教文明肅然起敬,是衷心讚頌抑或賣花讚花香?無論如何,羅浮宮另建新翼展出珍貴的伊斯蘭藝術品,的確有助促進西方對回教世界的認識。只可惜,經濟不景令歐洲政局動盪不已,不少政客為撈取選票和遮掩無能,提出種種針對回教徒的措施轉移視線,令歐洲各地回教社區與主流社會的隔膜不斷加深。

奧朗德上任前,薩爾科齊促成立法率先全歐禁止婦女在公共場合披面紗和穿罩袍。在歐洲公開披紗穿袍的婦女為數不多,以維護人權和治安等理據提出立法,也顯得小題大做,薩氏任內突然掀起「國家身份」討論,無事生非,同樣難脫煽動民眾恐回之嫌。法國回教徒被禁在街上祈禱,額手稱慶的瑪琳勒龐稱,回教徒公開祈禱令人聯想納粹德國佔領法國,肆意挑起法國人對二戰黑暗歲月的恐懼,給恐回言論包上政治正確的糖衣。

觀乎法國雜誌《查理周刊》眼見風頭火勢,仍於周三刊登諷刺回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老虎尾巴偏要摸,法國政客大打恐回牌,傳媒火上添油,西歐朝野或有樣學樣。無論歐洲保育和宏揚伊斯蘭藝術有多賣力,對消除歐洲恐回情緒只是杯水車薪。

卞世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