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在山河破 城亂民怨深

唐朝詩人杜甫在安史之亂後寫下千古名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哀嘆國家四分五裂、民不聊生。而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雖在,但山河支離破碎,釣魚島、南沙群島盡落他國之手,引起滔天民怨。

日本國有化釣魚島如同將劍架在中國脖子上,中日關係恍如回到甲午戰爭前夕。在這敏感的歷史節點,全國應該同仇敵愾,朝野上下同心,槍口一致對外。沒想到很多中國官員主張不抵抗,叫囂「現在不是解決釣魚島問題的最好時間」、「對日開戰弊大於利」云云,此類蠱惑人心的話,使親者痛而仇者快,精神上已輸了一仗。

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在這個關鍵時刻,很有必要重溫當年日清甲午戰爭歷史。早在戰爭爆發之初,清廷內部主戰與主和兩派分野就已顯現。雙方分歧最初表現在戰備意識方面,面對倭寇日益膨脹的狼子野心,光緒皇帝借助國內輿論壓力「一力主戰」,諭旨「預籌戰備」。聚集在他周圍一群敵愾同仇的近臣顯學和台諫要角,紛紛奏請通過整軍備戰增強實力,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外侮。

觀望遷延 貽誤事機

當時實際操持國柄的慈禧太后雖然也對日本在朝鮮的勢力擴張感到不安,卻低估了其侵華意圖,一直認為日人不過虛張聲勢,未必敢對大清妄動干戈。尤其是有了北洋水師以後,她更覺有恃無恐,掉以輕心,還在繼續挪用海軍經費為自己的萬壽慶典大興土木修造頤和園。在她周圍,把握着朝廷和地方實權的顯貴重臣多阿諛之輩,首鼠兩端,即使看出問題也持觀望態度,就連身繫國防要務的李鴻章也覺得「倭人為遠患而非近憂」。

當時不少有識之士已經有戰爭一觸即發的直覺。只可惜忠言逆耳,他們的忠告往往被看成「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由於李鴻章的一再「觀望遷延」,「貽誤事機」,從戰爭開局,清軍就處於被動捱打的境地。

受到朝廷切責之後,一向不欲「釁自我開」,害怕「難於收束」的李鴻章雖然最終派兵,但已失去先機,致使屢戰屢敗,甚至不戰而潰。正是由於昏聵的清廷對日本戰爭陰謀反應遲鈍,臨近險惡戰端時戰備鬆懈和猶豫不決,從決策上為這場中日較勁埋下了禍根。「雖聚六州之鐵,不能鑄成此錯也」。

如今歷史似乎又在重演,在日本首相野田「忘戰必危」動員之下,日本北兵南調,大軍壓境。戰爭一觸即發之際,中國卻仍然在談論「戰難和亦難」,決策層舉棋不定,首鼠兩端,不能迅速統一意志,破釜沉舟,早做準備,很可能又被日本先發制人。清朝推行洋務運動三十多年,最終「成果」是被日本成功打劫,如今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日本又蠢蠢欲動,中國這隻睡獅難道真的還在昏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