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塞爾維亞走中間路線

尼科利奇贏了塞爾維亞總統大選之後,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會改變跟歐洲大陸的關係,也不會放棄最終成為歐盟成員國的目標。歐盟本想在塔迪奇和尼科利奇決戰前向塔氏送上入盟賀禮,並希望這是一支強心針,讓塞國人感受到傾向歐美西方世界的回報。但這張等待已久的期票並沒有甚麼即時利益,而歐洲經濟困頓也令入盟的色彩變得平淡,到最後塔氏亦無法藉入盟牌反先,終於敗給尼科利奇。

維持平衡 各取所需

尼氏的表態並不代表他真的轉軚,跟塔迪奇一樣成為歐洲的朋友,尼氏無論如何包裝,骨子裏仍然是民族主義者。對此,俄羅斯是堅定的支持者,故尼氏一定會親俄。不過,這種親俄並不是一面倒的親俄,尼氏選前已經解釋,他並非反歐,但不贊成塔迪奇眼中只有歐洲,甚至不惜去當歐洲的打手。

尼氏曾以「兩扇門」來比喻其外交政策,他的一扇門是開向歐洲,另一扇門是開向俄羅斯,維持平衡,各取所需。開向歐洲的一扇門,可以吸引投資,創造就業;開向俄羅斯的一扇門,是在政治上取得奧援,令塞國可以得到獨立自主,尤其是在科索沃問題上,俄國義無反顧支持塞爾維亞,拒絕承認科索沃獨立,令尼氏及其親俄路線有大量支持者。

因此,尼科利奇的親俄,只是相對於塔迪奇一面倒親歐而定義的。塞爾維亞不會唯歐盟馬首是瞻,做出一些有違俄國利益的事情;但反過來說,塞國也不會做俄國的打手。

尼科利奇的勝利,說明民族主義在塞爾維亞仍然有很大的巿場。雖然極端民族主義者米洛舍維奇為國家帶來巨大災難,但在二○○○年的南斯拉夫聯盟總統選舉,被西方稱為「巴爾幹屠夫」的米洛舍維奇仍然取得四成選票,那就可以估算得到民族主義的威力。塔迪奇是以入盟可以帶來巨大經濟利益、讓災難之後的塞國繁榮富足作為號召,才可以兩勝尼科利奇,但過去幾年,塞國經濟了無起色,塔氏也就返魂乏術。

現時的目光落在總理由誰出任。塔迪奇在月初的國會選舉後揚言會夥拍社會黨再度執政,雖然社會黨在塔氏落敗後表示組閣結盟計劃未有改變,但總統寶座已落在尼科利奇之手,而他領導的進步黨又是國會選舉的最大贏家,政治倫理是最大黨享有優先組閣權,那就等於尼科利奇有兩張王牌在手。如果尼氏組閣成功,對歐洲而言是另一個打擊。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