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阿拉伯基督徒的困局

中東地區向來是民族和宗教大熔爐。經過美伊戰爭和今年阿拉伯政治大風暴衝擊後,阿拉伯世界激進勢力日益強大,作為最大宗教少數派的基督徒亦面對日益嚴峻的社會政治壓力。埃及早前爆發因宗教矛盾而引發的暴力事件,科普特基督徒在國家電視台大樓外示威,抗議阿斯旺省發生基督教堂遇襲。在示威過程中,埃及軍隊使用機槍掃射示威者,更有裝甲車撞向人群。埃及國內對暴力事件有截然不同的解讀,有人指遊行隊伍中有極端穆斯林發動暴力衝突,但埃及官方媒體和很多穆斯林居民稱基督徒才是暴力事件的罪魁禍首。姑勿論誰對誰錯,埃及副總理兼財長貝卜拉維因不滿政府的處理手法而企圖辭職,事件也凸顯穆巴拉克倒台後,佔人口絕大部分的伊斯蘭教徒和少數科普特基督徒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科普特基督徒佔埃及人口百分之十。科普特教會歷史悠久,教徒認為他們是古埃及人後裔,其宗教儀式通過源自古埃及語的語言進行,教徒們還使用發展自古埃及曆法的日曆,一年有十三個月和只有三季。科普特社區早在伊斯蘭教徒征服埃及前已經存在,後來變成少數派,他們一直認為深受大多數人排斥和官方歧視。埃及政府最近表示,將修改長期以來針對興建教堂的法律,但科普特教民感到政府至今才理會其訴求,未免缺乏誠意,在暴力事件發生後更加認為埃及新政府不可信。

除了埃及基督徒外,伊拉克基督徒也深感新政治秩序對他們不利。伊拉克基督徒只佔人口百分之三,隨着伊國教派衝突的激化,其教堂成為激進分子針對的目標,也有很多教徒被殺害和綁架,結果是大批基督徒逃離伊拉克,導致目前伊拉克國內基督徒人數只剩下五十萬左右。

政治文化 非黑即白

在二十世紀初,基督徒佔阿拉伯世界人口百分之二十,目前卻只佔百分之十,基督徒人口暴跌除了因為自然增長率偏低,也因為他們的教育水平較高,容易移居海外謀生,但社會政治壓力是促成他們離開的主要因素。阿拉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穆斯林大多數固然想跑到國外,條件較佳的基督徒更不在話下。

近數十年來,阿拉伯世界政局傾向極端化,教派矛盾往往被獨裁者和激進分子利用,政治文化變得非黑即白,多個世紀以來的相對平靜已經被當代政治運動打破,少數基督徒因而感到特別不安。

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