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阿拉伯世界第三波革命

整個阿拉伯世界的連串動亂,已經不能歸類為偶發性政治事件。突尼斯的自焚事件,不是由外國勢力精心策劃的,但也不是孤立零星的,而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大環境、大土壤所產生的必然後果,自焚一事,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結構矛盾 一次清算

事件的外因,應可歸類為金融海嘯的延伸。雖然歐美也遇上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但它們的底子並非阿拉伯國家可比。外部經濟環境壓力加大,觸發了阿拉伯國家的內部矛盾。突尼斯一直吃歐洲奶水維生,歐洲自顧不暇,這些次一級的受惠國家自然難以度日,加上通貨膨脹,使存在已久的結構性矛盾終於成為一次過的大清算。

對於阿拉伯世界的問題,學界已有共識。它們只是被世界的洪流拉了上來,和滿清時的中國不一樣,中國還有自發性的自強、變法,但阿拉伯世界根本心不甘、情不願,無可奈何地捲進這個洪流。

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次革命在二戰後,以軍事強人推翻古老王朝,可算是民族主義運動;第二波是七十年代末以伊朗為首的伊斯蘭主義革命。現在這一波則難以一概而論,由好的方面想,這是年輕人、知識界聯合起來的民主運動;從壞的方面想,如果這樣也無法開花結果,最終只會是一場打倒舊專制、換來新專制的群眾運動而已!

阿拉伯世界的發展有其不幸的一面。中東許多國家在二戰後紛紛獨立,發展勢頭本來不錯,但這些軍事強人的政權最後都無法逃離宿命。他們沒有走群眾路線,而是向特權階層靠攏,最後執政團隊也成為特權階層的一分子。

據非正式統計,突尼斯本.阿里家族總資產超過五十億美元;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家族總資產更達到四百億美元以上;利比亞卡達菲家族身家也是如此。這些財產不是靠經濟發展所得,而是靠侵吞國有資產,利用壟斷專利來牟取巨利。

以權謀私 破壞經濟

強人家族以權謀私,破壞經濟發展。他們的利益來源,是黑箱式的專權壟斷,使到有規模的大型投資難以適應,也難以跟其他有健全制度的地區競爭。要知道,阿拉伯人口增長極高,又重視教育,結果年輕人口達六、七成,受專上教育的也有兩成多,但封閉和壟斷的經濟環境卻無法製造大量就業,外來負面因素一衝擊,一些阿拉伯國家政權就像決堤一樣倒台。

破壞容易,但能否形成新的規範、秩序和共識,阿拉伯精英階層是一決定因素,另一因素就是美國的取態。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