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金磚四國矛盾大於利益

自從「金磚四國」的概念提出之後,國際輿論和學術界都廣泛討論,其中一個討論的視角是這四國之間的關係,究竟是競爭還是合作?

一派認為,金磚四國將會是未來世界經濟的新增長着力點,故必須加強合作,這不只是為了四國的利益,也是為了全球穩定增長的利益。而另一派認為,現在已經是全球化年代,要合作就一定要廣泛合作,光是強調這四個國家合作意義不大;此外,四國的政治體制和經濟結構差異太大,很難尋求一個共同平台來合作。

差異不少 合作緩慢

儘管充滿爭論,金磚四國的合作已經啟動,包括四國首腦峰會、四國財長會議以及四國央行行長會議。截至去年底,四國已經召開了兩屆首腦峰會,而第三屆峰會將在今年於中國召開。不過,四國在政治、地緣、經濟和文化的差異以至潛在競爭,均使合作進展相對其個別發展來得緩慢,甚至令人覺得雷聲大、雨點小。

如果把四國的一些經濟表現或數字以加數來表達,的確是一個很令人振奮的圖像。例如金磚四國有全球四成三的人口,勞動力更達四成半,佔有全球三成的面積;某些天然資源蘊藏豐富,鐵礦佔全球生產量六成,原油佔兩成;經濟總量也佔了全球一成半,貿易額佔全球一成三,外匯儲備佔全球四成二。有人估計,到了二○五○年,全球六大經濟體,金磚四國全部入圍。

金磚四國肯走在一起,箇中有一定原因。四國在未來一段長時間內,仍然處於發展中國家的階段,所以都會面對一些共通的難題,即共同的利益。例如人口多、底子薄,經濟總量大,但人均偏低,使它們在爭取世界銀行的貸款及全球碳排放的鬥爭中都需要互相支持。

金磚四國願意合作,是因為爭取共同利益時要走在一起,但這種合作的深度並不足夠,而這個合作平台也不足以抵銷它們之間互相競爭所帶來的矛盾。

出口市場 競爭激烈

經濟上,四國在多方面存在激烈競爭,其中之一是出口市場。它們都把美、歐、日作為最終出口市場,競爭自然難免。日前,美國再指摘中國政府操控匯率時,就把巴西拉落水,認為中國低估人民幣幣值而令巴西受損害。

這些國家雖同時爭取相近的外資投入,惟內部利益並不一致。巴西和俄國希望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升而從中得益,但印度和中國作為外包服務和商品生產大國,當然希望能源和原材料跌價。這就是利益上的根本矛盾。

對於金磚四國的合作,俄羅斯前經濟部長亞辛便很諷刺地表示,金磚四國峰會只是一個非正式的俱樂部,其合作是沒有前途的。這個講法可能稍有誇張,但四國之間競爭多於合作,矛盾大於利益,是可以斷言的事!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