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族仇恨迸發 卡達菲怎招架

利比亞局勢急轉直下,在卡達菲政權大舉屠殺示威者後,據報反對派佔據班加西等多個城市,照此看來,該國已陷內戰,走向不可知的未來。卡達菲兒子賽義夫較早前警告,將會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實際上色厲內荏,最新事態發展顯示,狂人卡達菲絕非金身不壞。

賽義夫的講話,發放的訊息就是不會姑息示威者,血腥鎮壓絕不手軟,不惜血流成河。賽義夫並非恫言恐嚇,因為正如他所言,利比亞不是突尼斯或埃及。突埃變天,關鍵在於軍隊拒絕鎮壓示威者,而這兩國,軍隊享有相當程度自治,獨立於總統之外,可以拒不聽令。可是利比亞不同,軍隊堪稱卡達菲的私人衞隊,他幾個兒子,不是國家安全顧問,就是軍隊指揮官,可說完全掌控軍隊。樹倒猢猻散,軍人保住主子,等於保住自己,特別是來自非洲其他國家的僱傭兵,殺起人來,沒有同胞之情的包袱,毫無顧忌,毫不手軟。

不過,仔細聽來,賽義夫的講話竟帶求饒味道,不但就人命傷亡道歉,更表明願意妥協,承諾推行改革,制訂憲法和開放新聞自由,連國旗國歌也都可以改。或許,這可視為卡達菲政權的權宜之計,先平息示威浪潮再說。不過,自己知自己事,顯然,卡達菲和兒子們已嗅到撲面而來的死亡氣息。

卡達菲推出賽義夫做代言人,不是無緣無故,而是經過計算。曾在歐洲多國讀書的賽義夫,被視為利比亞的改革者和人道大使,由他發言無非想增添柔和色彩,以說服和感染示威者。可是,大屠殺激起強烈反彈,任賽義夫怎鼓如簧之舌,怎樣恐嚇和求告,也難挽狂瀾。

利比亞示威浪潮既是中東波的一環,更是國內積累已久的部族仇恨的迸發。以班加西為中心的利比亞東部,長年反抗卡達菲,不斷挑戰首都的黎波里的權力核心。利比亞石油蘊藏量全球排第九,東部是主要產油區,然而分到的利益卻不成比例的低。東部主要部落Warfala與卡達菲所屬部落 Qatatfa屬於世仇,逾四十年來被排除在權力架構之外。上世紀九十年代,班加西出現「學生教士起義」,結果遭血腥鎮壓,死者無數,投獄者眾多,後來更發生阿布斯利姆監獄屠殺。利比亞示威浪潮本月中先在班加西爆發,就是阿布斯利姆監獄屠殺事件的受害者家屬要討公道。

利比亞人口不過六百多萬,Warfala部落佔逾百萬人,目前又拉攏到另一人口五十萬的Tuareg部落,加上軍隊意外倒戈,示威者又奪得武器,卡達菲這回有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