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輸液百億瓶 醫院只為斂財忙

到醫院看病,通常只有重症病人才需輸液,但今日內地醫院,輸液卻變成「常規動作」,無論大病小病都輸液。國家發改委一名副主任日前透露,去年一年中,全國共用了一百零四億瓶輸液,以十三億人口計算,相當於每人平均輸八瓶液,遠高於國際水平。

濫輸液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內地醫院過度用藥的現象非常嚴重,醫生處方時大手大腳,無論病情需要與否都開貴價藥,還動輒安排各種收費昂貴的檢查。某地有名兒童發燒,看一天病竟花了一萬多元,高昂的收費遠超出民眾承受水平,低下階層民眾更是苦不堪言。

目前,過度醫療亂象在內地極為普遍,醫生們利用手中的處方權,想盡辦法推銷藥物,甚麼醫療道德,甚麼行為規範,早已被他們拋諸腦後。

過度醫療歪風愈刮愈烈,完全是醫療管理體制混亂的結果。近年當局推行醫療體制改革,提出所謂醫療經濟的方針,在新的政策下,公立醫院需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於是各出奇謀,把盈利作為第一要務。醫院員工發獎金、院長要升官,都離不開經濟效益。院方層層下達經濟收入指標,落實到每個醫生,不能完成經濟任務者,第一年警告,第二年換崗。醫生帶着沉重的經營壓力來診症,惟有盡量開高價藥,以求完成任務,在為病人着想還是保自己飯碗兩者之間,哪個醫生會選擇前者?

質素下降 事故頻生

值得指出的是,醫療腐敗也是過度醫療的重要原因。不少醫務人員,尤其是醫院負責人與藥商串通,為了收取巨額回扣,不惜淪為藥品推銷員,昧着良心把貴價藥硬塞給病人。

不堪的是,醫療系統內部已是黑白顛倒、是非不分。判斷醫生的能力,不是看他的醫療技術和服務態度,而是看他能否從病人口袋中掏更多的錢,誰能為醫院帶來更多經濟收入,誰就能獲院方青睞。相反,恪守醫療道德,想方設法減輕病人負擔的醫生,反而被視為「異類」。在這種情況下,醫療質素每況愈下,事故層出不窮,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最近,當局對藥品價格進行一次全面調整,平均降低約兩個百分點。然而,衞生部一名副部長公開承認,醫療費用的絕對值並沒有下降,因為在注意控制藥品價格的時候,貴價處方又出來了。

顯而易見,單靠行政命令壓低藥價,無法根治長期困擾內地社會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衞生部門如果不對所謂醫療改革作徹底反思,拋棄所謂醫療經濟的思維,目前的亂象根本不可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