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當頭棒喝 以國何去何從

山火當頭棒喝 以國何去何從

以色列北部卡梅爾山林大火,在燃燒四日後受控,不過政治火頭四冒亂竄。號稱中東軍事和科技超強的以色列,面對一場山火,竟然不堪一擊,政府可說難以卸責,今後如何應付天災和戰爭,也難免被打上一個問號。

卡梅爾山火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以色列立國以來傷亡最慘重的天災,內政部備受壓力。以色列人口六百多萬,消防員僅一千五百名,不成比例地低,而且設備缺乏,別說沒有救火飛機,連阻燃劑也沒多少,以致在撲救山火時,不一會已用光了。若非消防要人沒人、要物沒物,卡梅爾山火也不至於迅速蔓延,燒死四十多人、燒毀逾四千公頃林木。消防部門潛伏危機,為何頂頭的內政部竟然懵然不知?難怪以色列輿情洶湧,要求內政部長伊沙伊引咎辭職。

把消防部門的問題,全都歸咎到伊沙伊頭上,似乎有欠公允。原來早在三年前,審計部門就已示警,指出消防是全國救援隊伍最弱一環,今年初又再提報告,指出情況持續惡化。極右政黨沙斯黨黨魁的伊沙伊一貫強悍,才不會吃這隻死貓,他聲稱歷任內政部長,誰也不及他那麼落力為消防部門爭取資源,就在今年審計部門發表報告後,他立即在內閣提出議案,要求撥款,卻不了了之。負責撥款的財政部,甚至整個內閣都被拖落水。這場你推我諉的遊戲,看來不會輕易結束。

向來形象不討好的總理內塔尼亞胡,罕有地贏得讚賞。他當機立斷及早向國際求救,可說是山火受控的關鍵。以色列災難臨頭,不但美俄等國馳援,埃及、約旦等阿拉伯國家伸出援手,敵對的巴勒斯坦和土耳其,也未坐視。內塔尼亞胡分別致電巴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和土總理埃爾多安,致以謝意,雖然埃爾多安仍冷冰冰,不比阿巴斯的和善,但以土和以巴關係,無疑因為山火外交,而有所緩和。也因為內塔尼亞胡少見的出色表現,發揮咕作用,山火事件對以色列政府整體的衝擊,得以減低。

然而卡梅爾山林大火,投下不少疑惑。以色列對一場山火居然束手無策,若是遭到天災,或受核彈攻擊,又怎能應付?事實上,多項評估顯示,以色列對地震、瘟疫或是大污染,都毫無對策。在阿拉伯國家環伺下,在伊朗虎視眈眈中,以色列把不少國力耗於軍事和科技研發,已出現頭重腳輕不平衡現象。卡梅爾山火喚醒以色列的,應該不止於添置救火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