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到港掃貨 全是通脹惹的禍

深圳人到港掃貨 全是通脹惹的禍

以往都是香港人上深圳掃貨,購買便宜日用品,但最近在深港關口卻出現一批專門到香港掃貨的深圳人,大包小包背的,不是名牌衣服或者化妝品,而是油鹽醬醋、洗滌用品和嬰兒奶粉等日常用品。

內地惡性通脹已全面爆發,據報道,依據目前港幣對人民幣匯率,一瓶五百毫升港產醬油在港售價折合人民幣五點九五元,而在深圳超市的價格是六點六元;深圳雞蛋已漲到九角一個,而差不多大小的雞蛋在香港則不到七角一個。而上海有調查顯示,當地超市的洗髮護膚用品比香港同類產品貴三成。

根據國家發改委最新的統計,上月全國三十一種食品中近八成價格上漲,食用油和蔬菜的漲價更是驚人。國家發改委預計,今年的通脹率將超過國務院年初制訂百分之三的目標。「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糖高宗」、「蘋甚麼」、「油不得」等描述高物價的網絡詞彙不斷湧現,這些飽蘸着無奈與辛酸的詞彙,背後傳達出一個重要的訊息:物價上漲的實際風險幾乎都轉嫁給了普通百姓。

內地的平均人工遠遠低於香港,但日用品價格卻快速超過香港,由此可見內地百姓受到的通脹壓力有多大。這也從側面說明,為甚麼內地人現在急於移民香港並在此地買房。在惡性通貨膨脹的衝擊下,內地人心浮動,很多弱勢群體生活百上加斤,整個社會的穩定局勢岌岌可危。

官員謬論 火上添油

通脹老虎正四處噬人之際,有官員卻仍然大發謬論,給緊張的社會局勢火上添油。國家發改委專家劉福垣日前聲稱,「物價不漲也不行,中國就算漲四十年也趕不上美國的物價」,「目前中國不存在通貨膨脹」。此語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引來民間的激烈反彈。

其實,這位官方御用的所謂經濟學家,恐怕連美國都沒去過,否則怎麼會得出如此荒唐的結論?美國電器產品比中國便宜許多,同檔次小汽車比中國價格低,汽油價格更是低廉,美國的平均房價比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不知要便宜多少。一家三口在美國,如果你不出去吃喝,過着平平常常的日子,每個月差不多三百美元就夠了。可以說,現今中國大城市的物價水平已遠遠超過美國,何必要花四十年?

更大的問題是,中國百姓收入何時能趕上美國人呢?美國人平均年收入在四至五萬美元,中國去年城鎮非私營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才不過三萬三千元人民幣左右,美國人工差不多是中國人平均工資的十倍。人均收入僅僅是美國人十分之一的中國百姓,卻要承受與美國幾乎一樣的物價,百姓生活負擔之重可想而知。有人說,二○一二年是中國難以邁過去的一道檻,照現在經濟形勢的發展,這種可能性完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