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7/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虎視寰球:俄對中亞能源壟斷不再

俄羅斯的中興,很大程度上是受惠於能源有價,這不但讓俄國經濟有了新的動力,而且在外交上也把這張能源牌打得有聲有色。俄羅斯食髓知味,當然希望這張能源牌愈打愈大,除了自己國內的能源儲藏之外,近在俄羅斯咫尺的中亞也是油氣蘊藏量豐富,有第二個中東的美稱,俄羅斯有地利之先,當然不會輕易放過。因此,近年中亞地區政權更易,對俄羅斯這塊口中肥肉肯定有一定的影響。

土國打破出口壟斷

俄羅斯在中亞能源格局中佔據傳統的優勢,不但控制了中亞油氣資源的外運方向,也掌握了大量油氣田,是中亞地區能源的幕後霸主。

俄國在中亞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土庫曼其實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俄國利用地緣優勢,一直都包辦土庫曼的油氣出口,問題不只是當全權總代理,而且是價格和條件是否合理。

俄國天然氣工業公司憑藉着對中亞——中央管道的控制,以低於歐洲市場一半的價格收購土國天然氣,加價轉賣給烏克蘭,然後以百分之三十的外匯,另外七成則以貨物和服務的易物方式向土國支付。這種安排很自然令土國不滿,到最後仍然無法通過談判解決紛爭,土國為謀出路,自行打破俄國的出口壟斷。首先是修築了土庫曼——中國天然氣管道,經過烏茲別克、哈薩克,然後再進入中國,經西氣東輸二線運至上海、廣州及其他城市。到了今年初,土國至伊朗的天然氣管道建成,土國每年可向伊朗出口二百億立方米天然氣。至此,俄國基本上喪失了對土庫曼天然氣出口的壟斷地位。

土庫曼的例子,其實就是俄國在中亞處境的寫照。俄國想壟斷,中亞國家要反壟斷,俄國希望可以保住主導的地位,但最後也是岌岌可危。俄國以往一直只是希望以低價向中亞國家收購天然氣然後出口,但在發展上,這並不完全符合中亞國家的發展策略和利益。

以烏茲別克為例,本國是希望向國際市場出售深度加工、高附加值的油氣產品,而不想只是做賣家當的生意,但俄國則只想現買現賣,賺取差價,這當然無法符合中亞國家的發展策略。

更何況,就算在收購價方面,中亞國家也是極不滿意俄國的低價政策。以前俄國的收購價低至每千立方米四十四至六十五美元不等,中亞國家力爭才陸續升價,到達一百美元以上,其後再度調升,令到俄國不能再牟巨利。

油氣開採技術落後

對俄國最致命的打擊,是油氣開採的技術落後,無法協助中亞許多大型油氣田的開發,尤其那些開採難度高的油氣田,俄國也只能「望田興嘆」。有了這個缺口,中亞國家就大條道理邀請西方國家參與開發;有了外力介入,中亞國家和俄國的談判籌碼更多,俄國的利益也進一步削弱!

張志剛